宁波教育博物馆开馆清代科考“小抄”等藏品曝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为展出的上世纪宁波学校校徽

 

      16日,宁波教育博物馆正式开馆。据悉,选址于中国第一所女子学校——宁波市原甬江女子中学旧址的宁波教育博物馆,为全国首个区域性教育行业博物馆,它的存在填补了我国博物馆体系的一项空白。顺着依然鲜活的红顶灰瓦,抹去岁月厚重的尘埃,中国教育历史的脉络在这座“新生”的博物馆中骤然清晰。

 

      宁波教育博物馆设有三个基本陈列和五个辅助陈列,共有各类教育实物藏品3600多件。除了展示宁波教育流变史,还呈现了宁波古代教育家群雕、“从童蒙到状元”幻影成像、“甬江女中的故事”、“物旧意深”教育旧物展。

 

      在精品馆藏中,清代科考作弊工具书《四书典仓》展示了不为人知的古代科举“秘事”。看起来似普通名片夹大小的“袖珍书”,实则囊括了11万字的“四书”主要内容。字迹虽只有米粒大小,但一笔一划肉眼皆清晰可辨。据考证,这些细如蚊足的字体是由老鼠胡须特制成的“鼠毫”所书。

 

      清朝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在入场前需经严密搜检,《四书典仓》则会被考生偷藏于衣服肩部、腰部、襟部或鞋垫内带入考场。由于此类书册体积小较难保存流传,因此存世量也极其稀少。

 

      此外,宁波教育博物馆还保存有宁波最后一位状元章鋆的闱墨卷,也就是科举殿试考卷,距今已有163年。经考证,这是咸丰二年清廷礼部刊刻的殿试对策,是宁波科举考试史上首次发现并重回故里的状元闱墨卷。章鋆闱墨卷用清代白色宣纸裱褙而成。章鋆在对策中,依次回答了皇帝策问的圣学、崇俭、武备、储粟四事。

 

      “旧物虽无声,尽在不言中”。宁波教育博物馆筹建两年多来,海内外热心人士纷纷将珍藏的物品捐赠或借展给博物馆,共有137人116家单位捐赠藏品3000余件。

 

      黄埔军校首期教材《各国革命史略》、清光绪年间几何课本、澄衷学校自编教材等静躺于展馆内的珍稀藏品,皆是由宁波奉化的葛伟东从自己的“收藏库”中搬出来的。

 

      “以前曾有人高价向我收购这些藏品,我都没卖。这些书籍放在家里也只有我一个人欣赏,不如把它放到博物馆里更有意义。”葛伟东无偿捐赠了家中的“宝贝”。

 

      据悉,宁波教育博物馆在展陈方式上还力求故事性、趣味性、体验性、启发性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由于实体博物馆受时间、空间等客观原因限制,宁波教育网络虚拟博物馆也一并“出生”。“云博物馆”可通过互联网、多媒体与新形势技术,实现线下线上一体化,改变以往传统的博物馆展览方式,向参观者展现宁波教育的发展历史,使之成为能提供专项信息及检索服务的公益性教育平台。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