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博物馆让“活态文化”闪耀江城

      “徽州三雕是古徽州人留给我们后人的一份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而这一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只有不断地发扬和推广才能让它闪耀绚丽光彩。”芜湖徽商博物馆馆长许苏平近日告诉记者。

 

      石雕、木雕、砖雕合称“徽州三雕”,是皖南地区最为经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座落于芜湖赭山脚下的徽商博物馆正是以这三雕展品为主的一所民间博物馆。展馆内的三雕展品都是一幅幅繁丽多姿、精美绝伦的古典装饰艺术雕刻佳作,它们或砖或木,玲珑剔透、错落有致,向人们展示出别样的民俗风情。它是徽派建筑艺术中的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又是一幅充满着神秘、古朴、典雅的图画。

 

      据该馆工作人员小刘介绍,在徽州三雕中,砖雕是古代汉族建筑雕刻中最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砖雕有平雕、浮雕、立体雕刻,题材包括翎毛花卉、龙虎狮象、林园山水、戏剧人物等,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她特别向记者介绍了一幅“张公艺九世同堂图”的砖雕作品,作品表现了张公艺家庭和睦相处的情景,以此表现了砖雕主人对父母的孝敬之意。这件作品,层次繁复,最高达五个层面,人物众多,且人不同面,面不同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徽州山区盛产木材,建筑物绝大多数都是砖木结构,尤以使用木料特多,成了木雕艺人发挥聪明才智的用武之地,徽州木雕多用于旧时建筑物和家庭用具上的装饰。馆内的木雕展品也是精美绝伦,屏风、窗楹、栏柱、床、桌、椅、案无不展现了木雕的风采。小刘告诉记者,在这些展品中,一件祁阳石福禄寿三星插屏尤为突出,此件插屏由红木底座和祁阳石屏风组成插屏,以祁阳石原有皮色巧雕而成。正面巧雕成山林中福禄寿三星欣赏一幅画作的场景,以松树、仙鹤等为材,纹饰布局合理,俏色利用恰当,雕工精湛,整体构思巧妙,色彩协调,足见作者深厚功力。据了解,这件作品还曾在2005年获得央视鉴宝栏目的一等奖。

 

      石雕受雕刻材料本身限制,不及木雕和砖雕复杂,主要是动植物形象、博古纹样和书法。排列在展厅一楼各个角落的摆放着宋代、明代、清代的上百件石雕展品,结构巧妙,艺术性强,透过这些富有诗意的明代石栏杆以及清代的栩栩如生的石像、人文荟萃的雕石碑、造型多变的石柱、坚固耐用的石柱础,人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建筑艺术的魅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徽州三雕技艺的传承却一度面临困境,艺术珍品流失众多。作为安徽第一家集中展示这些艺术珍品的民营博物馆,开馆多年来,馆长许苏平每年都要自筹百余万资金增添展品。他说,虽然贴了钱,但是值得的,这是保护、弘扬徽文化,给世人以启示。从长远来说,这也就是保护历史,就是在延续民族的地域文化,为后世子孙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提供认知的史料和历史的财富。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