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改革出新招科学课搬进自然博物馆

  玩乐一天,就学到一个单元的知识,是不是很值?这个看似天方夜谭的做法,最近真有学校在做尝试。

  昨天一整天,余杭区金成外国语小学四年级学生都“泡”在浙江自然博物馆。他们玩玩“闯关游戏”,就把四年级下册科学课本一个单元的内容上完了。直到最后结束,许多学生还嚷嚷着没“玩”过瘾。

  其实,这两年越来越多学校走进企业、社会机构,设置体验类的课程和活动。但像金成外国语小学这般较真,拿出国家标准课程梳理出整个单元内容的,还真可以称得上是首家。

  昨天的闯关游戏对应的课程是四年级下册科学课某单元的《岩石和矿物》,共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通过视频了解理论;现场实验划分岩石或矿物;与自然博物馆研究员面对面交流,并根据自己生活的案例制作科学小报。

  其中,第二个环节最受学生青睐,因为学生可以尽情地“玩”。“你看,我们可以研究宝贝的纹理呢。”四(1)班一个剪着平头的男生,拿着微型放大镜仔细研究手中的“宝贝”很是得意。他所说的宝贝是浙江自然博物馆提供的9块岩石和矿物,它们只有巴掌大小,但颜色、质感和品种各不一样,被精心地放置在一个皮质的手提箱里面。实验现场,七八个学生组成小组,每个小组除了可以研究一个皮箱的“石头”外,还可以动用浙江自然博物馆提供的一套专业观察工具。

  昨天的科学课上,老师不再承担“传授知识”的角色,而变身为辅助者。副校长王爱媛说,这正是省厅倡导新课改的一个方向——改革教学方式,侧重学生自主学习。

  《岩石和矿物》共有四个章节,按以往的上课节奏看,一般一个单元的学习需要花费近一个月的时间,但金成外国语小学却只用了一天的时间。看似热热闹闹“玩乐”,是否就包含了整个单元的内容?

  “现在四年级每周有2节科学课,一个月差不多可以上8节科学课。而学生一天在校,要上6节课。”王爱媛说,从时间上看,并没有对科学课做太多压缩,她翻开教材同步配套的2本习题册,指出其中多处重复的内容,告诉记者这些就是被“挤”掉的内容。

  另外有老师认为一个单元内容的学习跨度为一个月有点长。“过了一个星期上科学课,老师又需要重复上周的内容,但如果集中学习掉,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

  ●链接

  博物馆试点青少年教育 可提供各类实地资源

  去年年初,国家文物局面向全国15个省市,启动了关于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的试点工作,浙江自然博物馆受浙江省文物局委托做了浙江省的牵头工作。研究的对象有幼儿园、小学低段、小学高段以及初中阶段。

  “学校提供专业教材,我们提供实地资源。我们很希望与更多学校有有更深入的合作。”兰国英说这是一件双赢的事情。目前,浙江自然博物馆负责对外宣传的主任兰国英手中有三-九年级的科学教材。

  《岩石与矿物》这堂课的3个环节貌似很简单,但金成外国语学校与浙浙江自然博物馆在前期策划、细节敲定却花费了近半年的时间。去年寒假,王爱媛收集了一-六年级所有学科的教材和习题,一有时间就随手翻翻,全盘了解小学阶段所有课程的具体内容。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