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馆瑞士钟表文化展一瞥:精益求精的时光之芯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年轻的制表大师正在现场演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汉字怀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空中手臂”人偶怀表

 

      嘀嗒、嘀嗒,伴随着钟表齿轮发出的优雅吟唱,记者走进首都博物馆地下一层A展厅。从4月24日至8月12日,“日内瓦:时光之芯——瑞士钟表文化之源”将在这里向中国观众展示瑞士钟表文化的历史和精髓。

 

      日内瓦是公认的世界钟表之都。日内瓦艺术与历史博物馆以其钟表珐琅藏品闻名于世,此次展出的200余件展品精美绝伦,均为其馆藏中的代表杰作;作为世界著名的制表企业,江诗丹顿公司亦特别挑选出约80件独一无二的经典收藏参与此次展览。

 

      精准是制表人不变的追求

 

      从日晷、沙漏到大型的广场座钟,从单一指针的怀表到双指针钟表,对时间精准度的要求,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

 

      展柜的一角,一只怀表静静地躺着。它银质素面精磨表壳、珐琅质地素色表盘,与身边那些汇聚各种精雕细刻的同伴相比,很是朴素。但是,它机芯上镌刻的“J.M Vacheron A GENEVE”字样,让它具备了无与伦比的特质——这是江诗丹顿创始人让-马克•瓦士伦制作的,并且是已知的他制作的第一枚怀表。它也是整个展览中唯一一件带有人名的展品,其珍贵性可想而知。让-马克•瓦士伦出生于18世纪,是一位哲学家,与卢梭和伏尔泰是挚友。1755年,他亲手制作的这块怀表,在200多年后的今天看来,造型依然经典优雅。

 

      随着技艺水平不断挑战精湛的极限,简单的指针和表盘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各种样式变换令人耳目一新。这是块制作于1800年前后的怀表,一个精雕细琢的金质小人,站立在由珐琅工艺绘制的田园风光表盘中,而他的手臂就是时针和分针,这是一种被钟表师们称为“空中的手臂”的样式。这些新鲜事物显示了怀表主人的经济实力和追求时尚的个性。

 

      一代代瑞士钟表师为此呕心沥血。展柜里的一枚具有三重复杂功能的怀表就是瑞士钟表技术创新的集大成者。万年历、月龄和月相显示、30分钟双秒追针计时……我们难以想象这枚怀表在黄金表壳、银质表盘的奢华外形下还具备11种复杂的功能。

 

      精湛源自一丝不苟的训练

 

      在追求各种复杂功能的同时,人们对钟表美观性、装饰性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

 

      独立展柜中,一只金光闪闪的笼式小鸟报时表吸引了众人的眼球。八角形的鸟笼是金质的,侧面是珐琅微绘工艺绘制的欧洲自然风光,白色珐琅表盘的四周镶嵌着璀璨的钻石。小小的鸟笼上汇聚了宝石镶嵌、绘画、珐琅、镂空雕刻等诸多技艺,代表了19世纪钟表装饰工艺的顶峰。而更为精巧的是,笼中有一只栩栩如生的母鸟和三只小鸟。小鸟既可以整点自鸣,也可以按照主人的需求报时。如此精巧的设计与制作,令观众赞叹不已。

 

      展厅中悬挂的几幅钟表内部结构草图似乎解释了瑞士钟表技艺何以精湛至此。据介绍,绘画草图是每一个制表学徒必须经历的学习阶段。钟表业崛起的核心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承,因此师徒之间的传承对钟表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五年学徒后,那些有志于成为制表大师的学徒们必须做出一个挂在颈部可以报时的小闹表,以及一个放在桌子上的方形钟,才能自立门户。一位正在现场演示的日内瓦江诗丹顿公司制表师通过翻译告诉记者,在他真正独立装配前已经做学徒十年。与现场其他几位雕刻、机刻雕花、珠宝镶嵌及珐琅大师相比,他还很年轻。他带着单筒显微镜,神情专注地伏在案前,将一个个微小的零件熟练地装配成机芯。通过他案边的高清摄像头,观众可以从他身后的屏幕上看到那些芝麻粒大小的零件如何被组成一块能够精密运转的手表机芯。记者了解到,通常一只机械钟表的机芯由100-200个零件组成,这还不包括日历等复杂功能。目前最复杂的机芯由高达800个零件组成,即使是手艺最精湛的钟表师一年也只能装配出一只。

 

      瑞士钟表师眼中的中国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记者惊讶地发现它们竟然出现在一枚瑞士怀表的表盘上,原来它是瑞士钟表商在19世纪专门为迎合中国市场而定制的。钟表师们不仅将具有中国智慧的十二时辰代替原来表盘上的阿拉伯数字或者罗马数字,还根据中国的十二时辰表示24小时的特点,特别重新设计了怀表的机芯和内部结构。

 

      展厅里还有一枚专门为中国市场设计制作的怀表。它的整体造型有点像中国的鼻烟壶,圆形表盘四周是颇具景泰蓝风格的花纹,小小的表盘上用珐琅微绘工艺绘制了一幅优美恬静的风景画,其中一艘满载中国货物和水手的帆船,收起风帆正在缓缓地驶入风平浪静的海港。这枚怀表制作于1835年,足见当时中国与瑞士已有海外贸易和文化交流。

 

      今年是中国与瑞士建交65周年,这次展览是瑞士日内瓦艺术与历史博物馆与首都博物馆的首次合作,也是瑞士钟表艺术在中国最高水平的展览。据了解,制表大师们的现场演示时间为4月23日至5月3日、5月28日至6月3日以及7月9日至7月15日。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