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涛:东莞私人博物馆需提高造血能力

      江涛:东莞私人博物馆主的“木石前盟”

      从没人要的打工仔到企业家

      2001年江涛怀揣着1600元南下东莞时,以一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盲目自信要在莞邑打天下,因此开始时花钱无所顾忌。江涛在东莞开始住的是150元每晚的高级宾馆,但“金子还没发光”,找工作总是因为没有文凭而碰壁,慢慢地住10元每晚的旅馆。“弹尽粮绝”,再次面对拒绝时,江涛冲着招聘人员大喊,“我不要住宿,也不要底薪,怎样?”此时一辆路过的奔驰,走下一个老板模样的人,对江涛说,“你这个人还可以,应该是当老板的人才。”就这样,江涛找到了他在莞的第一份工作。

      “这是我人生中的一个贵人。”江涛说,接下来就是他跑消防产品业务的生涯,第一年共发了三万多张名片,连印名片的店你给我打了折。其第一笔业务到江门鹤山安装三扇防火门,这是一笔没人愿意接的业务,因为来回江门的车费都能抵消这笔业务赚得的钱。但江涛还是接了,过去之后才发现,对方是鹤山市市政消防总公司。因为被江涛的勤快和诚意打动,此后该公司总经理当即表示,该公司所有消防相关的产品都将让江涛作为供应商,并很快江给了江涛第二笔业务,让他一下子赚了四十多万元。

      此后经过四五年的打拼,江涛也有了自己的公司,在消防产品行业获得了认可,完成了从没有文凭没人要的打工仔到大企业老总的华丽转身。

      转向文化产业

      开创私人博物馆

      “业务终究只是一项谋生工具,而文化才是真正长远的事业。”江涛说, 2005年,东莞市委市政府颁布实施《东莞市建设博物馆之城实施方案》,推动了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民办博物馆的发展也非常迅速。而此前在建设文化新城的发展战略催生下,东莞冠和博物馆、钱币博物馆等各种类型的民办博物馆已经逐渐兴起。江涛很敏感地意识到在东莞文化大有可为,并于当年把从消防行业所积累的全部财产投入到文化产业中,借助政策东风,在万江建立了面积8000多平米的磊祥瑞国石红木博物馆。

      “石头是有磁场的,我从小就喜欢玉石,觉得它们和我的磁场相合,因此选择以玉石为载体发展文化产业也是冥冥之中的事情。”江涛说,当年8月份他就到福建寿山村寻找矿源,开辟矿产,定制印石。最开始没人炒作,矿石很便宜,所以一直没赚钱,当到了2008年后,开始疯涨,从原先一吨成本1800元,卖2000元,到现在一公斤2000多元,猛涨了1000多倍。此后,沉迷道学,爱好风水的江涛认为,玉石的磁场属阳性,单做玉石生意会使其事业阳气过剩,“在我研究玉石知识的时候,又发现木可以调和玉石的磁场。即是将木做成的底座与玉石摆件相结合,这样一来,两者阴阳平衡了,磁场也因此增强了,同时也促使了人的身体健康。”江涛说,于是其博物馆也开始经营红木、金丝楠木产品。

      “也许历史会变迁,但木石却一直有较强的保值能力。”江涛说,此后他在北京、浙江、福建等地也建立了木石类博物馆,自己也成为中国收藏家协会的副会长,并创办了业界较为知名的《中国收藏家》杂志,使得自己和博物馆的知名度大大提升,磊祥瑞也成了东莞最大的私人博物馆之一,自己也从2008年起,短短几年内,便成了身家上亿的企业家。

      对话

      世人都喜欢金玉良缘,因为这象征着大富大贵,而在《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木石前盟”却不被世人看好,其爱情故事以悲剧收尾。但东莞的磊祥瑞国石红木博物馆馆长江涛却对“木石前盟”情有独钟,他以文化为媒,以木石为生意,从2005年建立私人博物馆,玩起木石开始,经历了三年的不赚钱后,木石价值开始成百上千倍疯涨,短短几年,让你成为身家上亿的富豪。“物以稀为贵,何况石头阳性,木头阴性,从风水学上说,木石结合阴阳得当,能让人大发。”江涛从小就喜欢玩石头,尤其这些年来,一直在学习研究传统文化,尤其在《周易》《道德经》以及阴阳五行学说,似乎很“迷信”风水学和道学,因此说起他的“木石前盟”,总难以抑制自己的兴趣。

      其实,江涛今日的成就除了得益于他的勤奋和经验有道之外,东莞的城市文化建设和文化市场的兴起也是重要因素。

      东莞私人博物馆需要提高造血能力

      东莞时报:建立私人博物馆是个烧钱的事情,当初做建馆决定的原因是什么?

      江涛:原因很多,除了个人兴趣外,一方面是当时市委市政府在大力推动博物馆之城建设,民办博物馆也随着这股东风开始发展,此外随着经济发展,东莞人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文化市场前景很好。另一方面,东莞是我的一块福地,是我的第二故乡,但尽管东莞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但东莞人低调,不会宣传,因此外地人不了解,因此我希望通过建设博物馆宣传东莞文化,为东莞文化建设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东莞时报:你认为大力发展私人博物馆对东莞文化建设的意义在哪里?

      江涛:民办博物馆本身是东莞博物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陈列内容来看,包括了陶瓷、家具、钱币、古生物化石、古树名木以及各类产业文化资源等等,多是小而专的类型,填补了市国有博物馆的一些门类空白。此外,这些博物馆以企业、私人投资为主,一方面积极承担东莞文化建设和传播责任,与政府办的博物馆相比,政府投入成本少,给政府减少了不少负担。

      再往上说,私人建立博物馆,把东莞文化炒热,让外人看到东莞的文化创新意识,看到东莞的企业家都在做文化,不仅能给东莞形象加分。而在东莞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当下,磊祥瑞、唯美陶瓷等较成功的民营博物馆,对推动东莞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有不小作用。

      东莞时报:目前东莞私人博物馆的发展现状大概是怎样的?

      江涛:目前东莞有30多家私人博物馆,发牌的有10多个,但基本规模较小,除了个别与企业品牌结合做得比较成功外,大多数是因个人兴趣而建立,靠个人财力或老板背后的企业支撑,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发展得很艰难。如果没有很好的经营能力,一旦出现资金短缺,不仅后劲不足,还会引发诸如宣传不到位,活动开展受到限制,文物安全得不到保障,馆藏得不到充实,观众服务跟不上等等一些列恶性循环。

      此外,民办博物馆缺乏系统化,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定期组织管理,基本处于各自为政,自生自灭状态。

      东莞时报:对于私人博物馆的发展你有什么意见?

      江涛:除了政府进一步扶持外,比如由政府统筹,组建管理单位或形成协会,能进行定期的活动交流;建立文物权威评估机构,放开藏品(除禁止买卖文物外)抵押贷款等。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自我的造血能力,通过创新经营模式,形成品牌和口碑,实现盈利。在当前公立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形势下,民办博物馆应该打破“以票养馆”的旧模式,在办馆理念、投融资机制和经营模式上实现创新。

      企业或个人在管理博物馆时,要先定好位,利用个人资源和人脉等任何有利条件进行经验。尤其企业办博物馆可将博物馆传统的研究、宣传、展示功能与企业的研发、推广、培训、商贸等环节充分对接,收藏类博物馆可与艺术鉴赏、收藏市场相结合,休闲消费类博物馆与旅游景点、消费场所的服务经营相结合,合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比如磊祥瑞就积极展开多样化经营,以高提成为条件,通过朋友介绍朋友,实现业务效率和经济创收,以经济创收不断更新展品,实现良性循环。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