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博物馆收原浙师大老校长大礼 156件“传家宝”全捐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正在修建中的金华市博物馆,将在今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前些天,博物馆发出了文物展品的“征集令”,希望市民可以拿出压在箱底的“宝贝”,充实丰富博物馆馆藏。

 

      这则“征集令”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反响,很快迎来首位应征者。他就是今年90岁的原浙江师范大学校长、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蒋风。

 

      蒋风看到博物馆的征集令后,主动与博物馆方面取得联系,捐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文物古籍,共156件。数量之多,分量之重,让博物馆的人都震惊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郑板桥的对联、清代古籍

 

      捐献的文物里有不少宝贝

 

      金华市博物馆陈列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蒋风所捐的156件文物古籍,光清单就列了一长串。

 

      这些“宝贝”中,包括了《莲道人画集》、《武林灵隐寺志》、《国朝名人小简》、《金华经籍志》、《豫立轩文集》为代表的一系列珍贵的古籍、画册,还有西泠印社首任社长王仁治赠送的木匾、蒋莲僧太师椅、郑板桥木质对联等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这些“宝贝”,大多是蒋家世代传下来“传家宝”。

 

      蒋风出生于金华一书香世家,其祖父蒋莲僧也是金华的名人,致力金石书画,曾与国画大师黄宾虹是同学和挚友。好友张大千、徐悲鸿曾数次邀请他担任中央大学艺术系国画教授,均被他谢绝。民国元年,蒋莲僧还担任过金华府议会正议长。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蒋风这次捐赠的文物古籍,大部分都是蒋莲僧的藏品。

 

      比如珍贵的汲古木匾,是西泠印社首任社长王仁治专门刻来送给蒋莲僧的新画室的。还有郑板桥木质对联,都是祖父的珍藏。

 

      捐献的大部分画册,比如民国时期的《松江派名画集》、《吴门派名画集》等。大多数是祖父挚友黄宾虹赠予的。

 

      还有一部分古籍,诸如清光绪22年的《华严五十要问答》、清宣统2年的《国朝名人小简》等等。另外还有蒋莲僧生活用品,比如他曾坐过的太师椅、民国时期的旧茶几、木质雕花大床等等。

 

      最困难时期

 

      也没动过变卖传家宝的念头

 

      许多人都知道,蒋风是原浙师大老校长,卓有建树的儿童文学理论家。他在2011年获得了国际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及普及方面的最高奖——国际格林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

 

      同时,蒋风还是一名热心教育事业和公益事业的社会活动家。他一直有个理念,应该把私人藏品公益化。他曾经表示,要把自己3万多册藏书都捐出去,至今已经捐出1万多册。

 

      这次他把手中的文物藏品捐出去,也是希望发挥藏品最大的社会效益。蒋风老人说,这些“传家宝”,之前一直精心保存在家里。有的珍贵文物,市场价值就达到几十万元,有古董商数次登门拜访,开出高价。

 

      但是即便生活最困难的时期,蒋风和夫人卢德芳也没有动过卖掉这些“宝贝”的念头。

 

      “困难时期,吃不饱饭,随便拿一件老物件出去,就能卖个上万元,但是我们认为它们是无价的。无论如何都不能卖。”蒋风说。

 

      不过,这一次他们听到博物馆征集展品消息后,毫不犹豫就决定全部捐献出来。蒋风夫妇觉得,把这些藏品放在博物馆,更能发挥它们的应有价值。 “希望为家乡的公益事业做一点贡献。”


      金华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蒋风老人捐赠的这批文物古籍,将在今年10月博物馆对外开放时,与市民见面。

 

      金华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非常感谢捐赠者的无私奉献之举,也希望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为丰富博物馆的馆藏“添砖加瓦”,共同完成博物馆的开馆征集工作。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