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艺术博物院“历代羊城八景”书画展吸引众多市民
广州艺术博物院, “历代羊城八景”书画展吸引了众多市民。
观展者仔细品味画作。 图/骆昌威
一座城市的景点,就像大树的年轮,一年年默默记录着城市的变迁。在广州2200多年的历史中,评选“羊城八景”的传统从宋代至今已经延续了近千年。《历代羊城八景》系列长卷将9个年代、9个版本的“羊城八景”纳入其中,通过一个关键词把广州的发展历史串联起来。昨日,《历代羊城八景》系列长卷展出后,“羊城八景”就像一把钥匙,开启了观展者对广州的记忆和情感。
延续千年古城文化品牌
南北画家展示城市包容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陈金章等著名画家对《历代羊城八景》系列长卷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会长陈永锵认为,此次广州市委宣传部带头策划的《历代羊城八景》系列长卷创作,创意很好。这是一次深度发现广州、欣赏广州、宣传广州的机会。
广州美协原主席卢延光称,“羊城八景”是广州这座千年古城的文化品牌,传承到今非常不易。在他看来,《历代羊城八景》系列长卷的创作是艺术家人文情怀与家园情结的集中展示。
“能再次和大家一起画身边的城市,我自己也很感动。”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郝鹤君感言,广州最吸引他的地方便是包容性,而这是广州文化性格的最大特点,也是岭南画派的最大特点。早在1958年,他从北方考入广州美院,实在想不到能在广州待这么久的时间。他早已慢慢融入了广州,适应了广州的生活,连家人的交流都是用粤语。“可以说,广州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爱广州。”
老广
街坊
珠江桥开通全城来围观
三轮车满载年花桥上过
“哟,这个好,是珠江大桥。”昨日,两鬓花白的老街坊郑叔拿起手机对着1963年版的《羊城八景》“双桥烟雨”一阵猛拍。双桥烟雨正是指珠江大桥独特的景色。大桥建成后,每当烟雨茫茫或是雾锁珠江时,从远方眺望,只见珠江大桥的东桥、西桥如虹如幻在空蒙之中煞是迷人。
“珠江大桥五八年始建,以东、西桥跨泮塘、大坦沙、滘口,公路铁路两用,联通粤西南。”默默看完“双桥烟雨”的题词,郑叔信手拈来一段珠江大桥的“威水史”:“它可是我们广州第一座横跨珠江的铁路、公路多功能桥,有了珠江桥,过江就不用坐船了。”原来,珠江大桥通车时,郑叔还是个小小少年。他记得,当年通车时可谓是“全城盛事”,“大家敲锣打鼓都跑去看桥通车。”在珠江大桥尚未建成时,街坊们去芳村都要坐小船,就连火车也要依靠摆渡,大桥建成后,街坊们“一河隔断”的烦恼不再有。
“那边的年花要比老城区便宜不少。”郑叔说,一些街坊习惯了舍近求远到芳村买年花。以往每到临近春节,从芳村批发花卉的三轮车便满载着鲜花从桥上经过,常常留下一路的芬芳。“现在从中山八路跨过珠江、跨过大坦沙岛也不过是三五分钟的事。”在他的印象里,当年珠江大桥开通时,桥上的车辆三三两两;大约上世纪90年代,珠江大桥开始出现“塞车”;随着“广佛同城”的提出,加上内环路A、B线通车,地铁5号线开通后,这一交通要道也越来越便捷。
新广州人
观展如同上课“涨姿势”
古今“穿越”增强认同感
一手抱着孙女,一手拿着三份《历代羊城八景》系列长卷图录,来自河南的陈先生在展厅现场看遍了9个版本的“羊城八景”。“我前前后后来广州出差都有几十次了。”他晃了晃手中的图录说,1978年,他第一次南下来到广州,当年入住的宾馆就在海珠广场附近,那里也是他第一次接触到的“羊城八景”——“珠海丹心”。1986年版的“羊城八景”里“流花玉宇”是他印象最深的一景。“那些年,我常去流花展馆参加广交会,对周边的建筑群相当熟悉,除了广交会,每年还有几十次展销会,都是人山人海像过年一样热闹。可如今广交会已经告别了流花展馆。”
随着儿女在广州定居,退休后的陈先生也开始常住广州。越秀山、陈家祠、东湖公园、小蛮腰……新中国成立后不同版本的“羊城八景”他去过其中的绝大多数,可这样系统、直观的历代八景梳理还是第一次遇见。他觉得,作为一个外来客,只要在广州住上一年就会爱上这座城,“它的包容以及它的历史和现代化都令人心折”。
对于90后新广州人齐小姐来说,昨日长达1个多小时的观展就如同上了一堂课,“真是涨姿势了”:南海神庙前的坦地是因为江面不断淤积而成,在宋代南海神庙前的珠江被称为“大海”;“萝岗香雪”、“科城锦绣”时隔近半世纪两次入选,当地种植梅花的历史竟长达近800年……在广州工作3年的她表示,“移步换景,古今对比,很有穿越感,但也增加了我对广州的认同。”
画家心得:
一江“活”一城
一纸画变迁
广州美院教授、国画系原系主任梁世雄说,1963年,他还是广州美院刚毕业不久的年轻老师。当年,广州就评选出了新一期的羊城八景,也对此开展了一次集体创作活动。他参与其中的描绘,画了一张鹅潭夜月。“这次《历代羊城八景》系列长卷的创作,我也参与了,有幸忝列指导老师的‘方阵’。如果把我这两次时间跨度达半个世纪的‘羊城八景’对比起来看,要表达的对象‘羊城’发生了太大的变化,看看珠江两边,就能知道岁月带走了多少东西,又带来了多少东西。”
“我会赞叹这里的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实在太美了。珠江比所有的城市之河都漂亮,我曾多次画过河边的胜景。”梁世雄说,一座城市里,假如能有一条河穿过,它就有了生气,它就“活”了。这非常难得。而广州,就有珠江这样一条河,这是城市之幸,市民之幸。
广东美协专职副主席王永在广州生活了13年。“从文化角度而论,不少人认为广州文化内涵不足,但其实这只是片面印象。”王永认为,只有生活在广州,才会发现广州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它还具有包容性、国际性的文化符号,如沙面。因而,广州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并且具有包容性、国际性的城市。
如何把广州这座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城市描绘出来?王永坦言,《历代羊城八景》系列长卷无疑是非常好的方式。从“羊城八景”来说,史上曾有不少画家涉足,但每个时期的“羊城八景”所呈现的面貌有所不同。此次长卷把历代“羊城八景”放在一起比较,广州的历史变迁便跃然纸上。

责任编辑:angela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