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大草堂藏古代书画展26日在浙江博物馆隆重开幕
据中国艺术品网2014年12月23日报道:浙江民间收藏精品走进博物馆系列特展之十一《见大草堂藏古代书画展》今天在浙江博物馆孤山馆区(西湖美术馆)隆重开幕。此展有浙江省博物馆主办,慈溪见大草堂协办。展览时间从2014年12月23日至2015年3月8日。
在中国古代文物中,书画是最具中国特色的。绘画先于文字出现在岩壁、陶器等硬质载体上,与世界其他文明雏形有相同之处。当中国人发明了柔软、廉价、宜于书写的纸张时,加之柔软的书写工具毛笔的运用,中国书画朝着自己特有的表现方式发展了。首先是书画相通,书法重于绘画。文字成为艺术这在世界美术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并有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多种表现形式。因为书写和绘画用的都是同一种工具——毛笔,所以书家都能画几笔,反之画家不一定能写一手好字。因此,古代中国称画画为“写”,画山水谓“写意”,画花鸟谓“写生”。其次中国画是一支毛笔打天下,毛笔在书画家手里就像武将得心应手的兵器,勾描皴擦无所不用,因此在审美上讲究笔墨,与西方绘画艺术讲究色块、光影有着天壤之别。再者,中国画虽然“外师造化”,但更讲究“中得心源”,写“胸中之丘壑”,写物而不似物,是再造之物,抒发了创作者内心世界对美的理解,与西画写实的表现方法大异其趣。特别是文人画兴起以后,绘画更是向着诗、书、画、印俱美发展,比西洋画更具文化意蕴。中国画对朝鲜和日本的绘画艺术影响甚大,尤其在日本,绘画艺术分“绘”和“画”,绘乃是世俗艺术,如“浮世绘”;画则是高雅艺术,深受中国文入画和院体浙派的影响,对日本的绘画艺术向高层次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书画历来为公私庋藏所重视,早在唐代就有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阐述绘画的发展和绘画理论,以及有关鉴识、装裱、收藏等方面的标准、知识、历史等。宋代有《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及《图画见闻志》,元代有《玉堂嘉话》,明代有《珊瑚纲》,清代有内府《石渠宝笈》和《江村消夏录》等,对公私庋藏进行著录,并对鉴赏书画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这些论著不仅为后人留下了书画研究心得和收藏发展的轨迹,而且也让后人看见这些文化瑰宝的聚散和几遭厄运而日渐稀少。据上世纪60年代初书画鉴定大家张珩的《古代绘画的厄运和幸运》。一文归纳,从汉武帝“创置秘阁,以聚图书”到民国时期两千年中,中国古代书画遭遇了汉献帝西迁、梁元帝萧绎自焚、隋炀帝携名画东下扬州翻船、安史之乱和五代兵燹之灾、两宋灭亡、明亡、1860年英法联军及1900年八国联军的劫掠、傅仪出宫盗窃书画名作等浩劫,使留存于世古代书画日益稀少。新中国成立以后,经国家购藏和“文化大革 命的洗礼”,民间所剩书画名迹更是少之又少。
黄柏林先生,见大草堂主人,从一辆崭新的凤凰牌自行车换取一张任伯年人物画轴起,便痴迷上了中国古代书画,且用情甚专,既便是近现代书画在拍卖市场被炒得风生水起之际,亦不为所动,一如既往地寻觅日益稀少的古代书画。由于古代书画历代有仿,又经公私庋藏,流散在社会上的古代书画极少,且鱼龙混杂,其收藏的难度可想而知,当然也是其魅力所在。见大草堂所藏古代书画鉴赏参考资料非常丰富,黄柏林先生籍以对每一件过手的古代字画都认真研读,仔细求证,从搜求古代书画为稻梁谋,蜕变成为精于考证的鉴藏大家。经过近三十年世界各地的蒐集,黄柏林先生的藏品已初具规模,庋藏唐至清代的古代书画300多幅,精品名迹自不待说,有些甚至为存世孤品。时值浙江省博物馆民间收藏精品走进博物馆十周年之际,萃取其所藏的古代书画140余件,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西湖美术馆展出,展现其收藏的专业和精深,以期对书画研究收藏爱好者有所裨益。这是浙江省博物馆“浙江民间收藏精品走进博物馆系列特展”之十一,也是首次与收藏家合作举办民间收藏的古代书画作品展览。通过这次展览,我们相信为保护、研究、弘扬、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挖掘民间资源,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