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博物馆为何遇冷

      探因

      博物馆不是简单的场馆、藏品和陈列的组合,而是复杂的社会文化和教育机构。很多城市私人博物馆兴起,但很少有开办博物馆的具体标准,有些老板甚至只收藏了一幅字画就想开馆。这样建成的博物馆,你也不可能指望它们能有多少教育功能,更别说造福社会。

      —— 中山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教授徐坚

      缺乏专业性

      东莞制造业发达,因此产业性博物馆居多,只是企业老板个人爱好或者是原产业的附属。譬如,东莞粤剧博物馆自建馆以来,文物从未更新,甚至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很多文物因为常年没有维护,在馆内日渐腐蚀损毁。圣心糕点博物馆,其工作人员均为企业人员兼职,采访中南都记者发现,这些兼职的“讲解员”除了对企业产品熟悉外,对于糕点的历史、地方饮食文化等,还不甚了解。

      “博物馆不是简单的场馆、藏品和陈列的组合,而是复杂的社会文化和教育机构。”中山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教授徐坚表示,很多城市私人博物馆兴起,但很少有开办博物馆的具体标准,“有些老板甚至只收藏了一幅字画就想开馆。这样建成的博物馆,你也不可能指望它们能有多少教育功能,更别说造福社会。”

      徐坚认为,国内民营博物馆最缺乏的就是专业,没有很好的策展人,藏品鉴定和展陈设计都不规范。有些赞助人开馆,要么自己负责运营,要么纵容亲友插手博物馆事务,导致博物馆水准太低,贻笑大方。“由于缺乏专业意识,国家在博物馆运营和发展上没有相关法律,在《文物法》中,连一项民营博物馆的定性都没有,这也是发展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2、“造血”功能差

      东莞民营博物馆另一大显著问题就是“造血”功能差,根本无法养活自身。在南都记者走访的10家博物馆中,除了建陶博物馆处于盈利状态外,其余均为亏损状态。中国建陶博物馆之所以具备盈利能力,主要靠其自身所生产的工艺品产生利润。反观亏损状态的博物馆,大多都只有藏品展示,缺乏文化创意产品。王跃庆认为,民营博物馆最大的难题就是自我生存、自我发展问题。国家博物馆有国家财政养着,而私人博物馆每一分钱开销都得自掏腰包。

      3、与外界互动少

      民营博物馆与政府、市民以及社会资本也缺乏有效互动。东莞目前还没有成立民间博物馆协会,各个民办博物馆都是单打独斗。“虽然我们是科普教育基地,但我们都不知道如何发挥作用。”森晖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组织参观很少,博物馆也找过教育部门,但基本没有下文。而在深圳像这种类型的博物馆,一位学生来参观,政府即补贴40元,其中20元补贴博物馆的日常运营。另外,在场租、电费、参展费等方面,周边一些城市都具有一定的资助政策,但东莞却没有。采访中,不少博物馆负责人都表示,如果有了博物馆协会协助沟通,或许就会不存在森晖上述的困境。

      在与市民沟通上,民营博物馆缺乏宣传、推介的渠道。以森晖自然博物馆为例,无论是其馆藏品种、价值等在南粤地区都首屈一指,但在东莞市民中,真正知道其所在位置的寥寥无几。

      近年来,刘贺超、王跃庆等人努力动员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家朋友一起投资设立基金会,目的就是为调动民营资本,为旗峰山艺术博物馆的收藏积累更多资金。刘贺超说:“动辄就上千万一件的文物珍品,地方政府不可能动用财政资金购买,还是要通过发动民间力量来办。”但南都记者采访中发现,大部分博物馆尚处于“自娱自乐”中,真正跟社会资本对接的不超过两家。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