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们在博物馆里活了

      “那些狮子去哪了?”近期,很多去山东博物馆参观的市民发现,原来放置在大厅二、三楼楼梯处的非洲狮、猎豹等动物标本都不见了。别着急,它们没有离开,而是被重新聚集在了展厅里,准备进行一场“草原大迁徙”。记者了解到,16日(本周日),省博筹备已久的“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展”将开展。12日,记者提前探营,带你欣赏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的壮丽景象。

 

      角马群强渡马拉河动物标本不再冷冰冰

 

      “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展”主要讲述了大草原上的动物们,于每年五六月份的旱季从塞伦盖蒂大草原迁徙到马赛马拉草原的全景。一进入省博15号展厅,迎面而来的是一个非洲房屋式样的序厅,房子上面爬满各种姿态的小猴子。从这里开始,大迁徙正式启程,展览分为3部分:旱季的塞伦盖蒂大草原;迁徙途中的故事,共分“奔向马拉河”和“天国之渡”两章;终点是水草丰美的马赛马拉草原。

 

      山东省博工作人员刘安鲁介绍,这次展览在布展之初就考虑在有限空间内完整展示非洲大草原的生态系统。记者看到,“旱季的塞伦盖蒂大草原”场景,所有动物围绕一处干涸水源地分布,以大象为中心轴,黑斑羚、角马等食草动物在一边,非洲狮、斑鬣狗等肉食动物则在一旁虎视眈眈,“大象是非洲草原上最聪明的动物,有着‘水向导’之称,很多动物跟着大象走,在其周围便自觉形成了一个完整生物链”。几棵大树也很吸人眼球,据介绍,这是非洲草原上最常见的金合欢树。“金合欢树是非洲最常见的树木,因为树木等材料不能引进,工作人员便从非洲带回几片树叶仿制,效果很逼真。”刘安鲁说。

 

      沿大厅往右走,便能看到角马群强渡马拉河的情景,“这一部分叫‘天国之渡’,过了河就是水草丰美的草原。过河很危险,渡河前,狮子、猎豹、斑鬣狗等肉食动物紧紧相随,过河时还要受到鳄鱼、河马的袭击,能过去的角马都是身强力壮的。”刘安鲁说。

 

      大场景里包含小故事非洲生态逼真呈现

 

      刘安鲁介绍,为使展览内容丰富,除“动物大迁徙”这一条主线,还设置了多条副线。在“多彩非洲”展区,配合对应的动物,沙漠、山地、草原以及热带雨林等非洲代表性景观也得以再现。

大场景里包含小故事是展览的一个重要特点。比如在“和谐共生”展区,犀牛身上站着一只小鸟,这种鸟叫犀鸟,专以犀牛或野牛身上的寄生虫为食,这个小场景就是整个非洲生物链的一个缩影。不远处,一个高达2米的白蚁穴横剖面完整呈现在观众面前,在高科技手段支持下,工蚁和兵蚁等蚁种活灵活现。“本次展览共有350多件展品共百余种动物,基本囊括了非洲草原的常见动物类型。”刘安鲁说。

 

      在现代科技手段支持下,原本就精美的动物标本更加真实,而且利用巧妙的墙壁设计,广袤的草原以及陡峭的河岸得以再现。另外,为让更多孩子参与,“大迁徙展”还准备了各种活动,如踩白蚁、手绘墙、探索车探秘等。调皮的孩子还可以钻钻洞穴,过一把原始人的瘾,而且里面更有各种小动物等着你。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