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博文化艺术博物馆

      一走进京博文化艺术博物馆,首先进入视线的就是该馆的镇馆之宝《元夕与妇饮》。这幅书法作品为元代诗歌、书法大家杨维桢的传世代表作之一,其文化和收藏价值不言而喻。绕一圈走下来,发现馆中展品内容丰富,涵盖明代、全清、近现代,包括帝王、重臣、状元、政治家、书画篆刻家、著名书家、历史名人七个体系的精品力作。徜徉其间细细端详体味,不禁感慨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012年4月,京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文化部门京博泰丰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专门负责京博文化艺术博物馆的筹备和运营,经过两年的业务推进,2014年3月,省文物局批复同意设立博物馆。“公司在2011年就开始了文化艺术品经营、收藏、传统文化传播、文化推广等业务,从一开始我们就按照市场运作规范管理。”博物馆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京博文化艺术博物馆以传播和弘扬中国正统文化、民族传统艺术为主旨,规划建设12座主题鲜明、极具地方特色的大中型博物馆,包括楹联博物馆、龙华佛教艺术博物馆、民俗文化博物馆等。目前,博物馆的楹联藏品已实现对外开放。楹联书法作为书法艺术中重要且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载体,有极高的审美和历史文化的双重价值。而我国至今还没有一家世界一流的楹联博物馆,楹联博物馆的建成,填补了我国书法史上的空白。

 

      京博泰丰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博物馆所有藏品不是基于个人爱好或者利益熏染,而是基于一个很朴素的想法:在京博有能力的时候,收集一些文化作品留给后人,让博兴甚至滨州的孩子们都有机会接触到并受之熏陶。

 

      “免费开放以来,我们接待了许多参观者,尤其是每年寒暑假,接待了小记者联盟、公司资助的贫困学生、高校实习生等,我们还和博兴的中小学合作组织专门的文化教育课,让孩子们对传统文化有一个全面的崭新认识。”博物馆工作人员说,“下一步,公司将和多个部门联动,更好地将这个平台搭建好、建设好。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