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北店村建村史博物馆 记录400年历史
2014-11-06 13:57:19 作者:李馨 来源:人民网 已浏览次

近日,有着400年历史的昌平区北店村建起自己的村史博物馆,纪念章、老瓷罐、旧农具等200余老物件搭建起“时光隧道”,展示着北店村的前世今生。在这里,每位村民还可以找到拆迁前自家老房子的照片。
展出旧房契老账本
村史博物馆位于回龙观北店嘉园社区内,推门进入,左手边的展示柜中摆放着老瓷罐、古邮票、旧时农具,右手边是村子拆迁后村民住进楼房内的生活介绍。再往里走,电视上放映着北店村历史的介绍短片,墙上的展板印着北店村里每一户村民家拆迁前的老房子照片。
据村史博物馆讲解员闫雪敏介绍,北店村起源于明代熹宗年间1615年至1620年,距今已有400年历史。从400口人发展到现在的2100多名常住人口。
在博物馆内的展板上,清晰列出了村内的全部姓氏,共39个。此外,房契、地契、老账本、油灯、背篓等也分门别类地摆放在博物馆内不同区域。
博物馆由地下车库改建
北店嘉园居委会副主任陈国强介绍,为传承北店村400年历史,村史博物馆从今年8月1日起开始筹建,由部分小区地下车库改建而成,面积达300平方米。
博物馆的建造共花费2个多月的时间,博物馆建好后,一些村民自发将家中的老物件捐赠出来,还有一些由工作人员四处“淘”来,目前村史博物馆内共有150多种200余件老物件。
“最远的一个展品是在张北找到的,是一个马鞍,村子拆迁十多年了,一些老物件早被村民变卖或者丢弃,想找全不容易。”陈国强说。
目前村史博物馆尚未正式开放,每天会有部分村民代表来参观,为博物馆提出调整建议。陈国强表示,11月底昌平区文化委验收后,博物馆将免费开放,市民提前预约即可。
■ 揭秘
每户拆迁前留存旧照
四张长约十米的照片展板可谓是北店村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展板上印有拆迁前全村600余户人家的照片,每家选登2张,一张为挂有门牌号的大门照片,一张为院子的内部景致,每户人家的照片下方都标明房子的门牌号及户主姓名。
北店嘉园居委会副主任陈国强介绍,2001年,北店村整体拆迁,改造为现在的北店嘉园社区,2003年居民回迁。“拆迁前,我们为每家每户都拍了3张照片,一张门牌号的,一张院子的,一张室内的,给大家留个念想,村民想看的时候,我们资料室都有电子存档。”
昨日,村民张女士一边看着照片墙,一边回忆着过去的事。在照片墙旁放着两个北店村沙盘,一个根据北店村拆迁前规划制成,一个为拆迁后现有规划,张女士看过照片墙后,在沙盘上指着自己旧时的家。“村子越变越好,这些历史不能忘。”张女士说。
部分特色免费博物馆
史家胡同博物馆
为北京首家胡同博物馆,130个院落微缩复原,还能听到“震惊闺”、“虎撑子”等70多种胡同声音。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