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媒:华侨博物馆用“国家级”平台述游子奋斗史
21日上午,中国首家国家级华侨历史博物馆——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建设完工并举行落成典礼。对此,美国《侨报》发表文章称,华侨华人又多了一个讲述自己故事的重量级平台。“游子们”满怀对故乡的惦念,争先恐后将见证了自己海外奋斗过程的物品贡献出来,让华人历史通过这一“国家级”平台得到展示。
文章称,长久以来,大陆民众了解的历史大多集中于中国本土,对生活在海外的另一半中国人知之不多。中国首座国家级华侨历史博物馆开馆迎客,弥补了这个缺憾。自此,华侨华人又多了一个讲述自己故事的重量级平台。
文章指出,不同于大陆其他华侨类博物馆,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的收藏对象不限地域、品类,海纳百川般收集了海内外侨界逾5000位捐赠者的14000多件藏品。“众人拾柴火焰高”,不管身处何方,“游子们”满怀对故乡的惦念,争先恐后将见证了自己海外奋斗过程的物品贡献出来。官方特地将馆舍选址于首都北京的“心脏腹地”,昭示了华侨华人群体在国家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让华人历史通过这一“国家级”平台得到展示。
文章回顾道,翻看华侨华人的历史,一幕幕关于奋斗、苦痛、爱恨、交融等关键词的经典剧情此起彼伏:金山箱里,装着“金山客”们少小离家远赴他乡打拼的辛酸;橡胶树下,滴满了南洋橡胶工人生活的辛勤;提线木偶上,见证着华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硕果……那些“侨”的面孔或许早已消逝,但赤子之心却伴随藏品“归故里”。
一件件看似普通的藏品,折射出华人们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工作、生活、信仰、娱乐、民俗等方方面面。
文章称,博物馆作为人类历史的承载者,只有广泛记录大众生活,存在价值才会越大。毋庸讳言,由于经营、宣传方面的短板,大陆一些博物馆面临门前冷落的尴尬。汇聚了几代华人历史、情谊,投入了相当财力、精力的华侨历史博物馆,立馆不易,征集藏品不易,因此尤其要避免“养在深闺人不知”的状况,在“开门办馆”上应多下力气。因为,它不仅是华人的精神园地,更是中国人的一个历史样本。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