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思虹向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捐赠41件文献资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美国华裔科学家李焕关于流体体学研究与汉斯·爱因斯坦合作论文的原始资料 陶煌蟒 摄


      “在华侨奋斗的历史中,不仅有血泪,更有自豪、骄傲与奉献,我来的任务就是为各家的珍藏找到一个好归宿。”19日,美国华人收藏协会秘书长、作家招思虹在京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即将于21日正式开馆,招思虹及其读者团队、个人日前受邀携41件反映海外华侨华人各历史时期的文献文物抵达北京,为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再添馆藏精品,其中不乏大量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的一手文献。

 

      招思虹认为,一件件华侨历史文献文物串联起来的,是华侨华人、归侨侨眷的奋斗历程,同时也展示了广大华侨华人对住在国与祖(籍)国的社会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华侨迁移之路连接着太平洋两岸,连着从‘猪仔’到二战飞虎队的华裔英雄,再到今天硅谷的创业精英这样漫长的历史。路是地理,也是岁月。”招思虹表示,每一份文献的背后,都藏有一段段道不尽的故事,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经过8年筹备,终于将这些故事圆满的放入历史的归处,告慰了华人心中多年的梦。

 

      据了解,此次招思虹携带的文物中,既有国民党著名将领李汉魂之子李焕捐赠的200张再现中国近代史、抗战史实的珍贵照片,及李焕与小爱因斯坦合作的论文文献,还有梅素兰女士捐赠其夫——二战美军华裔飞虎队员黄炯钟的退役证明,更有美国著名黑人低音歌唱家保罗·罗伯逊以中文演唱《义勇军进行曲》的音像资料,及《美国华侨通鉴》等重要史实文献。

 

      自2008年至今,招思虹及其金山之路读者团队、个人已累计向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捐赠文物逾2000件。

 

      招思虹表示,博物馆才是文物的最好归宿,不仅让文物得到良好的保护,还让国人真正了解到珍稀文献文物的历史和细节,“捐赠者也会为自身的善举而感到欣慰。”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