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文明的归宿:埃及博物馆的艰难兴建之路

      随着英法兴建博物馆以及民众对异域文化兴趣的不断增长,埃及成为欧洲人猎获文物的最佳场所。欧洲人不仅对法老时期的金银首饰和精美的浮雕壁画感兴趣,还对巨大的雕像、石碑等情有独钟。在欧洲列强对外扩张的19世纪,埃及名义上归属奥斯曼帝国,多位总督试图模仿欧洲列强在埃及实现工业化。为了达到目的,他们不惜把法老时期的文物当作外交工具。1854年,时任总督的阿巴斯曾将收藏于阿拉丁城堡的大量精美文物送给访问埃及的奥地利王储,目的是日后从对方手里获得西方先进技术。

 

      埃及博物馆之父马里埃特

 

      埃及逐步颁布文物保护法,以及埃及博物馆最终得以建成与法国人马里埃特密切相关。马里埃特起初曾以不光彩的手法为卢浮宫获取科普特文献。但是后来,他意识到把古代埃及文物保存在埃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开始通过各种方式促使埃及当局采取有效措施。1858年,时任埃及总督的赛义德成立了文物部,任命马里埃特为主任。马里埃特继续主持考古发掘工作,同时把主要精力放在保护出土文物和减少埃及文物的流失上。

 

      马里埃特一直致力于建造一座博物馆。起初,他想将博物馆建在亚历山大,因为他认为绝大多数参观博物馆的人应该是欧洲人。不久,亚历山大至开罗的铁路开通,两地之间的交通变得便捷。马里埃特遂决定将埃及博物馆建在开罗的艾斯贝基亚区。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个计划未能实现。他不得不把位于布拉克的一座老房子改建成博物馆,此馆通常被称为布拉克博物馆。

 

      伊斯梅尔任总督后同意在开罗中心区域建造一座博物馆,但由于资金短缺,计划最终无法付诸实施。1878年尼罗河泛滥,布拉克博物馆被淹,许多展品被毁,马里埃特本人的发掘记录及绘图也付之东流。经过长达三年的维修,博物馆于1881年重新开馆。到了19世纪90年代,布拉克博物馆已经无法容纳快速增多的文物,馆藏品被迁到伊斯梅尔位于吉萨的宫廷,这就是吉萨博物馆。这座博物馆虽然房间很多,但是每间的面积并不大,加上建筑结构复杂,实际上并不适于用作博物馆。建造一座名副其实的博物馆又一次被提上议事日程。


      埃及博物馆的艰难诞生

 

      1894年,伊斯梅尔批准建造规模巨大的博物馆群,可以将文物按照法老时期、希腊化时期和伊斯兰时期,分不同主题向世人展现古代埃及文明,让博物馆成为埃及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的标志。埃及政府为此进行设计招标。最后,法国建筑师杜尔尼翁的设计胜出,这个建筑就是现在仍在使用的、位于开罗解放广场边的埃及博物馆。杜尔尼翁从古希腊和罗马建筑中获得灵感,存放着法老时期文物的博物馆因此充满了古希腊罗马建筑风格。伊斯梅尔原来设想的博物馆群也变成单一的建筑。

 

      埃及博物馆于1902年正式开馆。博物馆的正面墙上刻写了埃及学创建者的名字。参观博物馆的观众还可以在院子里瞻仰马里埃特的雕像以及安葬着马里埃特遗骨的石棺。

 

      按照当时的标准,埃及博物馆不仅满足了保存和展示文物的需求,而且为博物馆众多专业人员提供了现代化的实验室、工作室、图书室等。20世纪初,越来越多的考古队受政府或私人资助到埃及进行发掘。尤其值得提及的是,英国考古学家卡特于1922年在国王谷发现了未被盗掘的图坦卡蒙墓,从这座陵墓出土了许多精美墓葬品,被送进埃及博物馆,其中包括图坦卡蒙法老的棺椁和金质面具。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