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累计接待近2000万中外观众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坐落于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柳条湖立交桥北侧,距离事变发生地不足1公里。建馆至今,这里已累计接待参观群众2000万人次。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于1999年9月18日正式落成开馆,总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600平方米。
博物馆门前,灰褐色的残历碑悄然伫立,1931年9月18日,这个原本普通的日子和累累弹痕、森森白骨一起刻进了巨石里,也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
“九一八”事变83周年前夕,记者再访“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进入馆内,洁白的汉白玉浮雕、黑色的大理石地面和火红的灯光象征着白山黑水和不灭的抗争之火。序厅内幽暗的灯光仿佛把人牵引回那段峥嵘岁月:残破的北大营,被占领的沈阳、抚顺、锦州,流亡的东北人民,沿街乞讨的妇女儿童……一张张照片记录了国破家亡的凄楚场景。
“‘九一八’事变是20世纪震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它是日本帝国主义武力征服中国的开始,也是法西斯国家在世界历史上点燃的第一把侵略战火。”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馆长井晓光说。
从事变的历史背景到东北沦陷,从日本在东北的血腥统治到林海雪原间东北军民的抗战再到东北光复、日本投降,9180平方米的展馆内,7个展厅800余幅照片、300余件实物展品以及多组大小型场景、雕塑等共同展示了“九一八”事变前后至抗战胜利的历史过程。灯光由晦暗到明朗,则暗示了14年间东北人民的境遇。
“心情既沉重又振奋,沉重的是东北人民遭受了14年的苦难折磨,振奋的是最终我们夺取了抗战的胜利。无论如何,这段历史我们都不应该忘记。”鞍山师范大学一名在校学生参观完展览后对记者说。
走出“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警世钟”上镌刻的“勿忘国耻”四个大字映入眼帘。“从2000年开始,沈阳每年9月18日这天都会举行撞钟仪式,社会各界人士撞钟14下,寓意东北沦陷和中国抗战14年。”井晓光说,除了撞钟,每到这一天,沈阳市都会鸣响警报。“仪式庄严肃穆,钟声和警报声警示我们:勿忘国耻,珍爱和平。”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