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鸣鼎食——由出土青铜器看西周霸国宴饮

宴饮是霸国人在闲暇时举行的礼仪活动。宴礼有严格的礼仪规范,参加人员都正襟危坐,遵守“礼荐而不食,爵盈而不饮”的礼节,整个宴席只是一个虚设。这种宴饮仪式主要为了体现尊贤和养老,尊贤是治国之本,养老为安邦之本。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盛酒器一组

 

      霸器出世 霸国显现
     

      2007年5月,山西省南部翼城县城大河口墓地因被盗被发现,同年9月至次年5月进行了考古勘探和试掘,2008年9月至12月进行了全面普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进行了大规模抢救性发掘。 在墓地周围还发现了几处不同时期的遗址,其中西周遗址位于墓地西南约0.5公里处。墓地分布面积约4万余平方米,埋藏西周墓葬约1500余座。山西翼城县大河口西周墓地是新发现的一处西周封国墓地,发现的众多青铜器铭文中的“霸伯”是这里的最高权力拥有者。


      “霸”是其国名,“霸”国未见于传世的文献记载,根据出土文物铭文资料显示,“霸”与晋、北燕、芮等国曾有往来。大河口墓地为之前在其他各处发现的“霸”器找到了真正的归宿。大量带“霸”字铭文的青铜器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一个史书阙载的古国——霸国的存在,随之出土的丰富的文物展示出了霸国独具特色的文化。大河口墓地的发现为研究西周分封制度和西周史提供了重要资料,对探讨诸侯制度、礼乐制度、宴饮礼仪等具有重要意义。


      何为宴饮


      宴饮,设酒肴之聚饮,亦称饮宴、饮燕、酒筵、酒讌、宴集等等。宴饮记载,始见于夏商,当时国之上下,饮酒酗酒成风,终至夏桀、商纣皆因酒而亡。《尚书•夏书•五子之歌》载:“其二曰,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尚书•商书•伊训》载:“曰: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惟兹三风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


      根据性质的不同,宴饮也有不同的类型,祭鬼神之酒肴谓飨宴,帝王赐予群臣之正式筵席谓大宴,国家庆典王赐臣民之聚饮谓酺宴,帝王宣喻宴饮谓宣宴,帝王以饮而会群臣谓酺会,帝王赐臣下之便宴谓曲宴……


      宴饮——明君臣长幼相尊之义

   

      宴饮是霸国人在闲暇时举行的礼仪活动。宴礼有严格的礼仪规范,参加人员都正襟危坐,遵守“礼荐而不食,爵盈而不饮”的礼节,整个宴席只是一个虚设。这种宴饮仪式主要为了体现尊贤和养老,尊贤是治国之本,养老为安邦之本。宴饮过程安乐而有秩序,宾客尊卑分明,礼数高低有别,宴饮之人快乐而不放肆,无论长幼都得到惠泽,没有人被遗忘。霸伯做到了正身安国,才有霸国君臣的和谐与国家的长治久安。


      霸国贵族宴饮的礼仪较多,比如他们吃饭是分餐制;酒具在宴饮的过程中要多次洗涤;由于吃饭不用筷子,而是用手抓着来吃,因此在宴饮前后需要净手,净手时一人注水,一人承盘接水。商周时期的墓葬中,盉与盘是一套器物,有盉必有盘。盉最早是用来调酒的,后来也用来注水,有的青铜器也存在着一器多用的情况。盘用来承接水,西周晚期匜代替了盉,匜与盉的功能相同。


      在宴饮时,先要将牛、羊、猪等在镬(音获,最大的锅)中煮熟,然后用匕(头部尖锐的取实器)取出来,放入鼎内,调和入味。为了保温盒防灰,还要加上盖子。将鼎从庖厨移送到行礼的场所,是用“铉”贯穿鼎的两耳抬走,鼎不是食器,所以食用之前,要再次用匕将肉从鼎中取出,放在俎上,然后再陈设在食案上。鼎与俎是配套使用的,所以在礼器的组合中,两者的数量总是相同。


      盛食器还有簋、笾、豆。簋是盛稻梁的圆形器皿,也有极少量是方形或长方形的,有盖。在礼器的组合中,鼎与簋最为重要,但前者用奇数,后者用偶数。笾与豆的形状相似,但由于两者所盛的食品不同,质地也就不同。笾是盛肉干、果实等干燥的食物用的,豆则是盛腌渍的蔬菜、肉酱等有汁的食物用的。笾与豆通常配合使用,而且都用双数,所以《礼记》说“鼎俎奇而笾豆偶”。


      霸伯制定出完整而森严的礼制,以维护其统治秩序。在礼仪活动中组合使用并赋予青铜器特殊的意义 ,也代表使用者的身份、等级和权力。


      霸伯墓葬中共发现了24件青铜鼎和9件青铜簋,其中有方形的鼎2件,随葬方鼎的墓葬都是级别较高的贵族墓,一般的贵族是不能随葬方鼎的。西周礼器组合的核心为铜鼎,根据文献记载,周礼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簋也是重要礼器之一,在祭祀和宴会场合,簋和鼎配合使用,一般是九鼎八簋,七鼎六簋,五鼎四簋相配,标志身份地位的高低。


      霸伯墓葬出土的鼎簋数量为什么与文献记载不相符呢?考古发现表明西周中期以前尚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鼎簋制度,中期以后才形成如文献记载所说的用鼎制度。


      青铜器是权力与等级的象征,其中又以钟、鼎为最。钟、鼎是商周时代青铜文明最具代表的文物,是贵族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古代贵族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人们常以“钟鼎之家”来指代富贵宦达之家。鼎与簋、辩证及笾豆构成了霸国礼器系统,礼器是显示人们礼仪规范最重要的器物,使“贵贱有等”、“上下有则”,是霸国登记制度的反映。


      自古以来,酒就是宴饮上不可或缺的饮品,酒器也是宴饮中必不可少的用具。礼器中的酒器,又可以分为盛酒器和饮酒器两大类。盛酒器主要有尊、罍、卣、壶、缶等。霸伯用尊盛酒,卿大夫用方壶,未取得爵位的士用圆壶。饮酒器有爵、觯、觚、觥等。爵容为一升酒,觚为二升,觯为三升。觥在饮酒器中容量最大,所以在君臣宴饮等场合,常常用作罚酒之器。

责任编辑:八宝钿 (本文为文物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