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民国时期南京四大影院 首都大戏院变身博物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曾经的首都大戏院

      位于夫子庙的首都大戏院修缮后,将作为博物馆对公众开放。“秦淮发布”@新浪微博新近发布的一条消息,让民国首都四大影院之一的首都大戏院再次回到人们的视线之中。曾经风光一时的四大影院,今天又有着怎样的命运呢?扬子晚报记者昨天进行了探访。扬子晚报记者薛玲

      四大影院之首都大戏院

      历史曾经“最堂皇”,设计者参与建设中山陵

      “东方最富丽的天国,首都最堂皇的剧场。”这是首都大戏院开业之时,在《中央日报》上刊发广告所使用的广告语。建成于1931年的首都大戏院,拥有1000多个座位,不仅规模在当时数一数二,也是将电影从室外引到室内放映的中国第一批影院之一。民国时期,这里经常放映国产大片和进口的新片,吸引了国民政府的军政要员、社会名流、平民百姓等各阶层人士频频光临。1949年,首都大戏院更名为解放电影院,后又改称解放艺术电影院,影院还曾邀请著名导演谢晋来该院与影迷互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属于西方现代派建筑的首都大戏院,其设计者黄檀甫还曾参与了中山陵的建设。

      近况传言将被拆迁,现修缮一新成博物馆

      随着时代的变迁,已更名为解放电影院的首都大戏院也曾因为影院发展遭遇“低谷”而“转向经营”,一楼一度被分割为多个商店。2012年底,南京科举博物馆奠基之时,还一度传出了影院将面临拆迁的消息。值得庆幸的是,解放电影院最终得以保留。

      扬子晚报记者昨天在现场看到,按照民国时期首都大戏院老照片进行恢复的建筑外立面已经修缮一新,“首都大戏院”五个字也根据历史档案进行了原样恢复。首都大戏院巨大的雨篷曾伸展到人行道上,而且是全钢结构,原来的挡雨篷都是铁链子支撑的,经过了80多年这些铁链仍然保留完好,在此次修缮中这些铁链也得以全部保留。

      来自“秦淮发布”@新浪微博的消息显示,首都大戏院在对留存部分建筑进行修缮,建筑立面恢复原貌的同时,内部空间将以电影、建筑为主题陈设相关资料,届时将作为博物馆对公众开放。

      四大影院之新都大戏院

      历史南京有名的娱乐场所后改名为胜利电影院

      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新都大戏院,由著名建筑师李锦沛设计,新都的外观虽然简洁,但放映机、发音机、吸音纸板都是从美国进口,图像、音质和吸音效果极为完美。因此,新都大戏院在民国时期成为南京最有名的娱乐场所之一。日军占领南京后,新都大戏院位于日军划定的“日人街”里,被日军在1939年强行霸占,并改名为“东和剧场”,成为日军和日本侨民的专用娱乐场所。

      抗战胜利后,新都大戏院改名胜利电影院。1993年,胜利电影院开始走下坡路,不仅座位数量减少,楼下也逐渐成为小卖部、咖啡厅、游戏厅和卡拉OK厅,最终于2004年10月拆除。

      近况“门脸”嵌入德基二期,勾起老南京怀旧心绪

      今年7月,镶嵌在德基二期的胜利电影院“门脸”正式揭开“面纱”,这也让许多“老南京”在路过时停下脚步,那熟悉的立面也勾起了人们怀旧的心绪。

      德基工作人员表示,作为时尚、文化、艺术生活方式的引领者,德基希望通过这一载体,保留城市记忆。

      四大影院之大华大戏院

      历史

      曾是南京最大的戏院梅兰芳在大华赈灾义演

      始建于1935年的大华大戏院,由美籍华人、大华大戏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司徒英铨筹资,基泰工程杨廷宝设计,上海建华建筑工程公司承建,1936年5月29日建成开业,拥有1768个软席座位,以及冷暖气设备等,成为当时南京标准最高、规模最大的戏院。

      大华发展历程的数十年,不仅与电影事业紧密相连,还接待了许多中外艺术团体和艺术名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华开业后不久,梅兰芳就曾来到大华演出。当时梅兰芳、刘连荣携《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名剧在大华举办赈灾义演,在梅兰芳不收分文的义举感召下,人们纷纷争相购买演出门票,筹集了不少捐款,感人场景一时传为佳话。

      鼎盛时期的大华,每天放映六七场电影依然一票难求。而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录像机、VCD、DVD等走入越来越多的家庭,大华开始步入萧条期。大华电影院在2008年停业后,便淡出了南京人的生活,一度还将底层改做超市。

      近况

      去年5月再“归来”跻身全国影院前500

      在与南京人分别数年之后,大华去年5月再度归来,曾经喜庆而热闹的大红门已被仿古的古铜门所取代,但大厅中明亮而鲜红的12根呈回字形排列的立柱,依然如初建当年,傲然立于大厅之中。步入挑高式的大厅,除了鲜红的立柱吸引人眼球,居于门厅正中的敞开式楼梯同样引人注目,整个大厅都隐隐透着一股民国风格的宫廷范。

      改造后的大华大戏院共9个厅、1100多个座位,其中二楼分布有6个厅,三楼有3个厅,拥有339个座位的9号厅规模最大。重新改造后,大华还引入了4D影院、4K放映机、全景深环绕音响等全国最新的电影放映硬件设备。重新开张后的大华没有“倚老卖老”,而是积极探索新兴的市场之道,发展会员、团购营销、在线选座……积极的营销手段也使得大华在全国4000多家影院中的排名稳步提升,虽然重新开业仅一年多,但大华现在已跻身全国影院500强之列。

      链接:世界大戏院已拆除

      1930年建成的世界大戏院,后来改称延安剧场,位于新街口管家桥上。1934年1月,为来南京拍摄描写东北义勇军抗敌的《白山黑水美人心》影片的胡蝶等人,到世界大戏院表演,引起追星族的狂热追捧。1947年底,白杨、舒绣文等影星来南京,为他们主演的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作首映宣传,影片首映地点就在世界大戏院。该剧场曾多次翻修和大规模改造,可容纳国际水准的大型文艺演出,曾在南京演艺市场掀起过多次历史高潮:一代京剧名师梅兰芳也曾在此演出过;1988年上映电影《莫斯科保卫战》,连续放映62天,观众达30万人次。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