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遗址博物馆新进130余件文物 战地记者画册现身

      在战火与硝烟中,14位中国士兵手持机枪,英勇对阵日军坦克……这是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最新征集的一批抗战文物中的一件画册——《兴亚之光》内的画面。8月31日,记者来到该博物馆,对这批从武汉、日本等地征集而来,共130余件文物的进行了一番打探。

      中国士兵曾用机枪对阵日军坦克

      据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副馆长钱锋介绍,《兴亚之光》收录了南京空战、淞沪会战和通州事件等绘画、雕塑内容,于1939年在日本出版。“我们收藏的这本画册是1941年出版的,也是这本画册第83次印刷出版。”

      记者看到,画册里的第一张画就描绘了日军进攻卢沟桥的场面。钱锋认为,这恰好说明日本人也认为卢沟桥事变就是日军侵华战争的开端。

      尽管这本书大多描画的是日军侵略中国的场景,但也有中国士兵英勇抗击侵略的画面。在一幅名为《突如咆哮的战车》的画中,一辆由两个日本兵驾驶的坦克,准备进攻中国军队,而14个中国士兵则拿着机枪毫不畏惧,奋起反抗,虽然其中已有6个中国士兵倒下……

      画中的场景在哪里?这本画册又是出自谁手?

      据考证,这幅画是一名日本战地记者在1938年所绘,图中所画的坦克是日本产的94式坦克。“画面反映的是日军进攻汤阴时的情况,图中的地方应该是在河南、山东交际之处。”钱锋推测,这位日本记者本来是想展现日本军人的英勇,但无形之中却体现了中国士兵英勇善战、不畏死亡的精神。

      国共两党为阵亡将士题词,共御外侮

      军号、军用餐盒、徽章……记者在该博物馆的库房看到,新征集的抗战文物中还有众多抗战遗存。

      钱锋告诉记者,在其中一本封面印有蓝色十字架图纹的书中,记录了1937年到1938年阵亡的所有中国将士的名录。记者看到,这本书泛黄的页面上写着“追悼阵亡将士”几个楷体字。翻开书的内页,彭德怀和朱德共同题词的“虽死犹生”十分醒目。

      “这本书是为纪念抗战牺牲的中国将士,由朱德、彭德怀、蒋介石、冯玉祥等人题词,集结整理而成。”钱锋介绍,76年前的武汉会战期间,该书由当时中华各大学公教教授学会主编。

      “它不仅是一本纪念册,也是反映国共合作抗战的资料。”钱锋说,该书是国共两党为共同纪念武汉会战阵亡战士所出版,是两党精诚合作、共御外侮的有力见证。

      作为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其发行量极为有限,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据悉,这批新进文物待整理完毕后,都将“现身”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面向公众展出。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