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民间博物馆发展瓶颈待破解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游客在三亚自然博物馆参观藏品。飞一扬 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三亚民间收藏家收藏的物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三亚海上军事博物馆已关闭,目前停泊在鹿回头游艇码头。


       核心提示

 

      博物馆被称为一个城市的“灵魂”,承载着传播文化和传承文明等功能。在很多城市,除了财政全额拨款的公立博物馆以外,还有不少私人拥有的民间博物馆。而在三亚,目前除了市博物馆以外,还有4家民间博物馆。这些博物馆基本上采取免费对外开放,但由于缺少场地、保护不力等多种原因,三亚民间博物馆的发展举步维艰。尽管每年有专项资金扶持,但对于多数博物馆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民间博物馆面临着入不敷出的困境,其生存主要依靠个人的其他产业进行“输血”。民间博物馆该如何走出困境?将走向何方?

 

      意义: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填补公有收藏空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博物馆管理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近年来,海南省三亚市一些文物爱好者掀起了建设民间博物馆的热潮,建馆积极性高。

 

      据三亚市文体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三亚市目前共有5家登记在册的博物馆。除了市博物馆为国有博物馆外,另外4家均为私人设立的民间博物馆,分别是三亚民俗博物馆、三亚海上军事博物馆、三亚自然博物馆和三亚永涛黄花梨博物馆。此外,还有几家虽未达到国家规定的建馆要求,但也收集了许多文物的私人藏馆,与民间博物馆一样免费对公众开放。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补充,三亚的各个民间博物馆大多带有几分地域性的特点,从不同角度彰显着三亚的本土文化特色。

 

      三亚民俗博物馆是三亚民间博物馆中成立较早的一家,该馆特色是海南本土的黎族文化。馆长张树臣是一个黎族文化的痴迷者,他研究黎族文化十几年时间,收集了近2000件与黎族文化相关的文物,很多在民间早已失传的古时黎族生活用品,在这里都能找到。一些专门研究海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学者,经常从外地来到三亚民俗博物馆,寻找相关的文物进行研究。

 

      另外一家三亚永涛黄花梨博物馆,藏品以海南当地特色黄花梨木为主,让前来参观的游客在欣赏精美的梨木雕刻的同时,还能了解海南的黄花梨文化,是推介三亚民俗文化的又一个窗口。

 

      三亚市博物馆馆长孙建平介绍,这些民间博物馆以其多元化的馆藏特色,对国有博物馆藏品门类的空缺做了很多补充,也对三亚的本土文化建设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一些对文化感兴趣的游客到三亚,除了到景区游玩以外,还专门到这些博物馆参观,这也从一个侧面推动了三亚旅游的发展。

 

      探访:场地狭小,藏品容易受损

 

      8月12日上午,到三亚出差的海口市民小林满心欢喜地来到潮见桥头,本想再次参观三亚海上军事博物馆。不过,眼前的场景却让他感到失望。那艘曾让这位军事发烧友魂牵梦绕的登陆舰已不见了踪影,码头停靠的只是一些旅游快艇。

 

      “2013年我来参观的时候,博物馆还开放呢,为什么现在就关了呢?”小林不解。

 

      一番打听后他才知道,三亚海上军事博物馆已经暂时搬到鹿回头广场码头,而且因为码头维修改造博物馆已经关闭,近期内还需要再搬迁。“军博是一个不错的思路,结合当地特色,还能为三亚多添一个不错的景点,要是关掉了就太可惜了。”小林惋惜地对记者说。

 

     8月14日,记者再次来到鹿回头广场码头看到,三亚海上军事博物馆已关闭,码头通往登陆舰的路被一道网门阻拦,门上告示牌上写着“关门维修”等字样,何时开放并没有交代。从岸边向军舰望去,已没有往昔的热闹。黑乎乎的登陆艇仓内,看不到一丝生机,一副破败的景象。

 

      “我们去年统计过游客的数量,两年多时间共接待20多万人。”三亚海上军事博物馆馆长李文科向记者介绍,“本来博物馆还要摆放几艘军舰和五架军用直升机的,但是根本没有地方停放。”

 

      “只有一艘登陆舰,上边放了四门炮,里边摆放着一些军舰模型、一些市面少见的海军纪念邮票册。如果看的快,十几分钟就能转出来了。”这是一位曾到三亚海上军事博物馆参观过的市民说起对这间博物馆的印象。

 

      其实,作为三亚本地独具特色的一家民间博物馆,三亚海上军事博物馆在2010年开办之初曾吸引不少民间爱好者和游客前来参观。但如同昙花一现,几年过后该馆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以至于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