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绒绣像成博物馆藏品 绘制绒绣像需20年经验

      8月17日下午,由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献礼,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先生的绒绣像启针仪式在南京举行。国际奥委会119年历史上的第9位主席,托马斯-巴赫在自己的绣像上绣入了第一针,这也意味着恒源祥公司开启了国际奥委会的第9幅绣像的制作工作。

 

      中国绒绣艺术已有百年的历史,目前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它是在西方毛线绣花的基础上结合了中国传统刺绣的优秀技法,发展而成的优秀艺术珍品。它的基本技法是用不同颜色的纯羊毛线,在坚硬的网眼麻布上绣制图案。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忠伟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看似简单的绒绣像,其实工艺师傅年龄50岁以上,现在有兴趣的年轻爱好者要想绘制这样一幅绒绣像,从业时间起码要在20年以上,所以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面临传承人的问题,“所以我们通过今天的启动来呼吁和传承这项非常好的艺术形式,也让更多年轻人关注喜爱他,能够把这个艺术品传承。”

 

      陈忠伟告诉记者,恒源祥在2005年12月成为北京奥运会赞助商之后,就一直考虑如何将品牌持续和奥林匹克联系在一起,当时他们为中国代表团做开闭幕式的礼仪服饰,但是觉得仅此不够,恒源祥希望能够把奥运会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

 

      “大家知道恒源祥最早和羊毛相关产业做起来,绒绣是用羊毛的绒线在胚布上绣制起来的,效果类似于油画,我们认为这是效果非常好的中西结合的艺术品,现在已经成为上海乃至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08年开始,我们为历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进行绣像,那巴赫主席是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借着第二届青奥会的时刻,我们希望启动这样一个工程把它启动下去。”陈忠伟说。

 

      据了解,这幅巴赫的绒绣像将在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内进行收藏,由于博物馆目前藏品很多,一时无法展示巴赫的绣像,因此恒源祥也和奥委会协商,在重大奥林匹克赛事期间展出。而绣像的图案来源于巴赫选手自选的一张照片,陈忠伟解释说绣制巴赫的绣像需要得到他本人以及国际奥委会的同意,因此在征得巴赫同意后,恒源祥得以启动这一工程。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