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代皇家道观将变身数字博物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道观内的乾元阁(修缮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道观内的乾元阁(修缮后)


      离故宫博物院不远的景山前街上,一座曾经辉煌的皇家道观建筑——大高玄殿常年大门紧闭,殿宇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市民甚至不知道它也是构成紫禁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已成为故宫文化之殇。昨天,借“明清官式建筑保护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暨故宫研究院古建筑研究所成立”之际,故宫院方宣布,大高玄殿如今正式回归紫禁城,故宫将在未来几年中不断对其进行抢救性修复,最终将向人们展现出大高玄殿真正的容颜。

 

      据介绍,位于景山与北海之间的大高玄殿,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是我国唯一一座明清两代皇家道观,是紫禁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高玄殿占地13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300余平方米,坐北朝南,南临筒子河,四周围以红墙,建筑布局严整,保存明代特征。

 

      据了解,故宫博物院一直拥有大高玄殿的产权。但是,1950年有关部门临时借用大高玄殿举办展览,此后临时展览变为长期陈列,展览结束后,未经故宫博物院同意,大高玄殿又被转借,一借就是近60年。多年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多次建议和提案要求尽快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呼吁应将大高玄殿腾退修缮后对社会开放。故宫前任院长郑欣淼先生在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10年间,更为大高玄殿回归故宫博物院管理作出了不懈努力。直至去年,经多方协调大高玄殿才最终收归故宫所有。

 

      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大高玄殿内重要建筑之一——乾元阁抢险修缮工程已经完工。乾元阁各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在尽量不改变建筑本身及外观的前提下,施工部门对建筑进行最适当的修缮和保护。如今工程顺利完成,今后故宫博物院将继续对大高玄殿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

 

      据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透露,大高玄殿修复完成后,将在整体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多方面的合理利用,计划举办相关展览、开设数字博物馆,以及开展更多便于民众参与的文化活动。基于维护历史原貌的原则,故宫博物院将举办道教相关文物的展览,以恢复和提升其历史和文化氛围。同时,大高玄殿位于紫禁城外,可以不受闭馆时间的限制,为更多希望感受故宫文化的社会公众提供便利。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