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考古发掘现场” 亮相吉林省博物馆

      “我挖出来了,挖出来了一片儿瓷器……”挖掘工作开始不久,9岁的“考古队员”崔家伟便有了新发现,他兴奋地大喊起来。
      
      24日,吉林省首座“模拟考古发掘现场”亮相省博物馆,考古现场约50平方米,专家管它叫“探方”,“探方”从下向上的土层分别为黄土、红土和黑土,土中放置着各类瓷器、陶器,完全按照真实的考古现场搭建。
      
      长春市东光学校、长春市第一实验小学和长春市104中学的同学们参加了模拟考古挖掘活动。活动开始前,孩子们接受了短暂的培训,然后就开始分成6组,每组5人,正式迈入“探方”体验考古发掘的乐趣。
      
      记者看到,每个考古组都有三角尺、米格纸、盆、桶、铁锹、手铲等七八种考古发掘用的工具,每个孩子都穿着“围裙”,还戴上了手套。崔家伟是第一组的“方长”,也就是组长,他和两个组员用锹、手铲在“探方”里挖土仔细地“寻宝”。这个组另外两个组员则负责记录和运土。挖掘开始后的10分钟左右,崔家伟的组率先发现了“探方”里的一块带有纹路的瓷片。
      
      然后,崔家伟又和组员们细心地用毛刷把瓷片表面的土刷了下去。“考古挖掘太有意思了,我以前就觉得考古很神秘,总爱听一些考古发现的新闻,现在能亲自动手挖掘,很兴奋。”崔家伟说。
      
      省博物馆讲解员王菁说:“通过开展这次寓教于乐的体验,可让学生们在乐中学,在教中乐,更好地学到史前知识,感悟史前文化魅力,在活动中享受到参与带来的快乐和愉悦,增强他们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据了解,昨日还举行了全国首批博物馆青少年教育项目吉林省试点启动仪式,以项目为依托,省博物馆还将举办“吉林古陶故事”、“我们城市的面孔”、“林海雪原”、“考古发现之旅”和“探秘博物馆”等,让青少年直接体验,与专家互动交流,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尝试科学工作。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