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绣博物馆馆长蜀绣可用于修补三星堆文物

      记者采访到杨德全,一谈到蜀绣她就十分激动,“我是个手比嘴巧的人,从小就爱上了这门艺术,这30多年,我对蜀绣的热爱一天也没减退过。”
      
      馆长蜀绣可用于修补三星堆文物
      
      杨德全从事这行已经三十多年,她的作品被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等处收藏。2008年8月,她代表四川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故事文化展”,向全世界展示中国蜀绣的风采。她指导并参与绣制的“金沙太阳神鸟”还随“神六”遨游太空。
      
      作为非遗传承人,杨德全本身就是一座博物馆,当年她是成都蜀绣厂的厂长,改制后,她坚定地支撑起了现在的博物馆。当记者问到她的拿手之处时,她说自己在对色彩的理解与运用上面花了很多心思,“我想要独特的绣艺风格。”据悉,杨德全在传统针法上(采用青铜丝线重复拉绣花线、反复叠在绣制的锦纹上)创作的异样异色青铜纹饰“古瓶樱花”,1994年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国轻工总会评比获得创作科研战果二等奖,“后来验证,这种针法用在三星堆、金沙出土文物的斑痕绣制的处理上尤为实用。”
      
      馆长现场传授如何“千针万绣”
      
      据说,杨德全的刺绣创造了一种千针万绣制成的色线油画和软浮雕的感觉,不留任何非刺绣的痕迹,适宜于任何角度和任何距离欣赏。在商报读者前来的当日,她还将现场教上几招,并传授针法,“蜀绣共132种针法,是中国刺绣中针法最多的。常用针法有二三针、平针、滚针、晕针。动物毛发用施毛针,比如熊猫、老虎。绣花卉多用二三针、滚针。双面三异绣(两面异型异色异针法)专用针法撇针。”而那种神奇的双面绣是如何绣成的,她也将在现场面授机宜。
      
      另外,蜀绣博物馆还为读者们准备了小礼品,不过要考眼力,“我们的针线都是特制的,当日现场最快能将线穿过针的读者会得到精美礼品,眼力好的读者可以来试试。”杨德全说。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