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民俗博物馆内晚清轿子已申报可移动文物
这顶轿子已申报全国可移动文物
它,来自江宁“九十九间半”
为了让市民更了解南京的文化,南京市委宣传部举行了2014年南京市民文化巡访——发现博物馆活动。昨天,第三期活动带领50位市民来到江宁区民俗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以及中国金箔艺术馆。不论是杨柳村“九十九间半”的古朴典雅,还是中国金箔艺术馆内10道复杂的金箔制作工序,都让巡访市民们大开眼界。
“九十九间半”的轿子已申报可移动文物
杨柳村的古建筑群是南京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群,俗称民间的“九十九间半”,建于清乾隆后期,是杨柳村36堂中建造最晚的民居,现在这座老宅子是江宁区民俗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
昨天,50名市民一走进老宅,就被老宅子古朴典雅的魅力所吸引。“这里相传是金陵三大商之一的朱侯山,为他的三个儿子所建的三个堂,分别是思承堂、礼和堂和树德堂。”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有独具特色的轿式门楼,还有百米长廊,砖雕、石雕、木雕都保存完好。在一间屋子内,有一顶精美的轿子,上雕有花瓶、喜鹊等物,还有描金。轿身镂空,镶嵌玻璃。轿顶四角各有一只鸟,轿顶上还站了一个童子。
工作人员说,这顶轿子是朱家人留下的,造于晚清。去年,全国开展首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他们已经将这顶轿子报了上去。
世界最大的金箔馆,镇馆之宝价值100多万
第二站,巡访的市民来到中国金箔艺术馆,这也是全世界最大的金箔馆,面积有2000平方米,展品有3000多件,有金箔工艺品、金箔画、金箔酒具等。
现场,两名金箔制作人员正在展示制作工艺,这一下子就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了。只见一张色泽金黄、薄如蝉翼、厚度不足0.12微米的金箔,在工作人员手中进行切割,变成了一张9.33×9.33厘米的方形金箔。而另一名工作人员则小心翼翼地进行贴金,装饰一尊猴子雕像。
原以为容易,来自南湖一小六年级的郑悦汀也想试试,没想,由于金箔太薄了,一下子就皱在了一起,急得她赶紧找阿姨。在工作人员手把手帮助下,轻轻吹下金箔,便舒展开,再轻轻压膜,切割,一张完整的金箔便出来了。“真的挺难的,劲得用对。”小姑娘感慨道。
中国金箔艺术馆馆长熊怀珠介绍,金箔制作很复杂,要经过10道工序,才能做成一张薄薄的金箔。“其中光锤打就要2.5万下。”她介绍,馆内的镇馆之宝是一件名为《南山牧牛》的金箔艺术品,价值100多万。现代快报记者看到,这件艺术品下部是由红豆杉做成的基座,上面有8头牛,金光灿灿,憨态可掬。4头牛的牛背上还各坐了牧童,绽放天真烂漫的笑脸。熊怀珠说,红豆杉是珍稀植物,一位隐居山林多年的大师花费了12年零9个月才把一株名贵红豆杉的根部雕琢成形,所以这件金箔艺术品才如此珍贵。她介绍,最近艺术馆有30件金箔艺术品还专门运往国家大剧院进行了展出。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