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顺博物馆展出13床古琴 最久远的“泠音”距今1300多年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6月13日,由旅顺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合作主办的《山水清音——东北三馆收藏古琴联展》在旅博馆开展。该展至8月11日结束,共展出13床各馆珍藏古琴,多件珍品为首次展出,其中辽宁省博物馆藏的伏羲式“九霄環佩”琴来自中唐时期,距今已1300余年。

 

      四艺之首发于尧舜 其价值被世界公认

 

      古琴是中国传统乐器中最古老、最富代表性的乐器之一。据旅顺博物馆金石部主任宋艳秋介绍,古琴艺术,发于尧舜、扬于孔子时期,有至少3000年的历史。 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作为需要重点扶持和抢救的世界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而作为四艺之首,古琴更是被列为中国历代文人雅士所崇尚的乐器之一,在中国古代文献《诗经》、《左传》、《国语》、《吕氏春秋》等都有记载。在东周时,各国乐官多精通琴艺,如楚国钟义、晋国师旷等。孔子琴艺娴熟,他教授的“六艺”中,即有弹琴颂诗的内容。汉魏以来的司马相如、蔡邕、嵇康都以弹琴著称。唐代李峤、李欣、李白、韩愈、白居易、张枯等诗人,为弹琴写下了不朽的诗句。北宋末年,宋徽宗赵佶在其宣和内府设“万琴堂”,广罗天下古琴神品于其中,雷威的“春雷”琴是其中的第一品。明代造琴之多盛况空前,不论皇帝亲王还是官宦之家,好琴者甚多。

 

      现存世古琴以唐代最早 仅存17床

 

      在旅顺博物馆古琴展厅,此次共展示了13床古琴,展现了古琴从唐至民国序列完整的发展脉络。其中来自辽宁省博物馆藏的中唐伏羲式“九霄環佩”琴、旅顺博物馆藏的晚唐伏羲式“春雷”琴和吉林省博物院藏的北宋仲尼式“松風清節”琴三件珍品古琴均为各馆院旧藏,此次同展首次推出实属少见。

 

      据宋艳秋介绍,当今存世古琴以唐代最早,目前存世17床。而更早时期的古琴未能留存于世的原因,主要是其不易保存等造成的。而现存的古琴,虽然各自或多或少存在断纹等“时间印记”,但理论上仍都可以弹奏。时至今日,古琴音乐依然作为中国音乐的灵魂与精髓,铸刻在美国“旅行者”号太空飞船的镀金唱片里,昼夜不停地回响在茫茫的太空之中,寻觅着宇宙间的“知音”。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