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等“四馆”明年5月正式开放

      开栏语

 

      “东延西扩、跨河发展”,南北贯通,东西呼应,拉萨城区正在不断变大。

 

      拉萨河城区段综合整治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3%;拉萨教育城工程开工12个子项;拉萨迎亲大桥已完成工程量的83%;拉萨市群众文化体育中心建设,正在开展体育场给排水管道及强弱电安装以及体育馆吊顶和地砖铺设……今年拉萨市一大批重点工程复工、开工,第三季度,全市42个重点项目建设将全部开工。

 

      即日起,本网记者将探访拉萨重点民生项目进展,了解这些项目功能、作用,让大家先睹为快。

 

      四馆合一


      预计明年5月运营

 

      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总投资4425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基建项目34884万元,预计将于明年5月开始试运营。截至目前,基建工程已完成整体总工程量的85%,所有基建工程将于今年8月完成施工。

 

      西藏自然博物馆是自然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三馆合一”的公益性特大综合型博物馆,另外又新增加了天文馆,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上首个“四馆合一”的公益型特大综合型博物馆。新增的天文馆的建设地点位于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的东南角,总建筑面积1700㎡。目前,天文馆的整体设计已经完成,将建设有防震底座和中央观测台360度观测星空,预计明年建设完成。建成后天文馆将具备科研功能,成为天文科研基地和国家天文观测站。

 

      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展厅,展厅分常设展厅和临时展厅两部分,常设展厅包括自然博物馆、科技馆和展览馆三部分。其中自然博物馆(即地球之巅)展陈面积为8800㎡,展陈内容包括高原隆起、神奇山水、生命奇迹、世界屏障、高原科考等5个主题展区;科技馆(即探索体验),展陈面积为3000㎡,展陈内容包括探索之路、智慧乐园、科技之光、体验世界屋脊等4个主题展区;展览馆(即西藏人文)展陈面积为3000㎡,展陈内容包括文明火种、文字文献、宗教文化、传统艺术、民风民俗、交流保护等6个主题展区。

 

      作为国家投资建设的重大科技文化基础设施,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建成将使人们能够对具有西藏特色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科学技术水平有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并启迪和激励人们用科技和知识创造美好未来。该馆对引导公众走进科学殿堂、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倡导科学方法、激励公众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拉萨规划建设展览馆


      已经开馆可预约免费参观

 

      拉萨规划建设展览馆作为“四馆合一”的一部分,现已布展开馆,可提前预约后免费参观。参观拉萨城市规划展览馆,无疑就像欣赏一部大片一样令人陶醉。

 

      从左侧进入展厅,首先进入眼帘的是这些年来拉萨市获得的荣誉: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创建学习型家庭示范城市、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幸福城市、中国城市网络形象排行榜十佳城市等。

 

      顺展厅往前走,依次是仿照拉萨新石器时期古遗址—曲贡村遗址,制作的“曲贡村遗址”;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推算的西藏地形—女魔仰卧图。除了反映拉萨建城历史的资料之外,展览馆里还展出了10位历史上对于拉萨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人物。

 

      展览馆中最大的展厅—拉萨市城市总体规划沙盘。这个面积达数百平米的大型沙盘展示了拉萨人眼中不一样的拉萨。沙盘上的拉萨城,西边包括了堆龙德庆县的羊达乡,最南端到达了柳梧乡所在的德阳沟,最东的蔡公堂乡白定村一带也已是高楼林立。

 

      3D弧形影院中200平米的弧形LED液晶显示屏向观众展示了拉萨“东延西扩南跨,一城两岸三区”的城市发展战略以及“一个疏散,两个引导,三个集中”的城市空间发展策略。

 

      展览馆还介绍了拉萨城市发展的新定位和新理念。新定位是:现代拉萨—国际旅游名城;人文拉萨—宗教文化圣城;首善拉萨—雪域高原首邑;开放拉萨—南亚开放门户。新理念是:跨越式发展—现代化拉萨;差别式发展—拉萨做引擎;特色化发展—保持文化、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改善民生。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