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虢国博物馆打造动态文化旅游 可模拟考古

      5月30日上午,三门峡市第二实验小学的60名学生来到该市虢国博物馆参观。孩子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各个主题展区,同时通过馆内新开辟的互动设施开展互动活动,以一种特别的形式欢度“六一”。

 

      虢国博物馆是一座专题性博物馆,对外开放5个基本展区,外加模拟考古钻探发掘体验和虢国雕塑等两个大型游客互动展区。为丰富游客文化生活,虢国博物馆近年来在已有“静”态文物陈列展示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文化资源,打造出模拟考古、敲响古钟、尝试取火、参与文物制作等一批“动”态文化旅游项目。

 

      体验考古艰辛,激起发现兴趣。“大家快来看啊,我发现这里的土不大一样!”在模拟考古展区,一位小朋友在兴奋地呼唤一同参观的伙伴。原来,为使游客能够亲身体验考古勘探发掘,虢国博物馆2008年投资50余万元开始兴建包括模拟钻探和模拟发掘两部分在内的新展区。其中,模拟钻探部分主要展示文物钻探过程中的布孔、钻探、画线、绘制图纸等程序,同时让观众体验如何使用洛阳铲、如何辨别地下考古迹象。目前,模拟钻探部分已对外开放,年均接待游客1万余人,激发了游客的浓厚兴趣。

 

      敲响厚重古钟,倾听悠远韵律。2011年,为让游客倾听和感受古代虢人悦耳的乐声,虢国博物馆投入30余万元,对《虢君觅踪》展厅进行重新设计布展,复制展出了虢季墓出土的8件编钟、7件列鼎和其他青铜礼器4件。在活动现场,小朋友们高兴地敲打铜钟,感受美妙的旋律。

 

      尝试取火方法,体会古人伟大。“钻木取火、燧石打火”已被人熟知,“太阳灶”当前已有所普及。但是,你可知道,早在虢国时期,人们就已经利用“太阳灶”的原理发明了巧取天火的阳燧?2006年初,虢国博物馆与民营企业三门峡虢国文化研究所通力合作,以虢国墓地发现的两面阳燧为样本,成功研制了直径达1.4米的特大虢国阳燧。它根据太阳在每个时间的位置,通过高压轴承传动,使阳燧围绕太阳光转动,顺利聚焦。通过手持易燃物在聚焦镜面上燃火,海内外游客体验了古代先民“高科技”的取火方法。

 

      参与文物制作,打造雕塑精品。2008年,虢国博物馆同虢国文化艺术研究所协商,将虢国文化艺术研究所下属的“虢国雕塑”纳入虢国博物馆景区,让观众接触虢国青铜器的铸造以及虢国澄泥砚的烧制流程,观众还可以参与木版年画的制作。

 

      经过一系列别开生面的互动体验,小朋友们收获了知识、自信和智慧。三门峡市第二实验小学少先队教导员张红英深有感触地说:“游客与虢国文化的有趣互动拓展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会‘动’的博物馆堪称一个新的文化传承景点!”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