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80年来首次向公众开放文物库房"心脏"
2014-05-17 21:14:42 作者:朱晓颖 来源:中国新闻网 已浏览次
6道通关门径、库门比银行金库大门还牢固、无死角24小时监控联网公安系统、进入库房密码口令和钥匙需多人同时匹配……17日上午,南京博物院文物库房“心脏”80年来第一次对公众开放。据该博物院社会服务部工作人员介绍,其安保级别在中国博物馆文物保管级别中最为森严。
当日上午,在经过全身安检、取物后,一批数量控制为20人的社会征选者在讲解人员、安保人员的簇拥下,穿过狭窄的地下通道,走到库房前一座厚重金属大门口。
“这座门防火、防水、防撞击、防钻,电钻也无法钻开,比银行金库门还结实”,讲解者正介绍着,两位保管人员分别打开机械锁、解令密码锁,转动大门滑轮,打开通往文物库房的核心通道。
经由轰鸣的风淋系统除灰去屑,工作人员将来者引到一座金属器库房前。接上电源、揭开一次性封条、掌管芯片和钥匙的两位人员同时刷卡、解锁,金属器库房大门终于打开。
展现眼前的是近十排灰色玻璃柜,大至方鼎、小至饰物的一件件金属器文物安静地在玻璃柜中“休眠”。房间温度偏凉爽。空气中弥散着一股香樟木气味。
南京博物院典藏部主任田名利告诉记者,储存文物的柜子有讲究:钢结构、钢化玻璃以保结构坚固,香樟木辅以驱虫防蛀,柜侧留有气孔,供文物“休眠”时“呼吸”。金属器库房温度,控制在恒温23摄氏度左右。
文物在柜面无一处文字介绍,仅在柜前有编号,工作人员平时ㄆ杂Ρ嗪沤胁檎摇�
这些神秘文物究竟是何等身份、哪些是国家一级文物、位置在哪里、数量又有多少?田名利表示,这些都是“不能说的秘密”,且“含糊其辞”,“(国家重要文物)一部分集中保存,另一部分分散保存。”
工作人员将来者再次分批,引入下一楼层的书画库房。和金属器库房有很大不同,近十排灰色储柜全部封闭,储柜中摆放着层层长条“抽屉”,且无透明窗口,参观者无法看到一件书画文物真容。“这里收藏着史上从唐代至今的书画珍品。”
田名利解释说,书画怕湿潮、须避免与空气大面积接触,因此,书画库房的珍品每十幅单处一“室”(抽屉),均卷轴,室内恒温恒湿。
对这些脆弱又珍贵的书画品,南京博物院亦有应急保护措施。一旦停电空调停止运转或梅雨季节来袭,库房内墙壁巨大调湿板将发挥作用。
据田名利介绍,这些调湿板由特殊火山灰化合物制成,用于室内温湿度调控,若空调机损坏、黄梅天来临导致室内湿度上升,调湿板可以吸收房间水分,当房间趋于干燥时,调湿板可反向释放水分。
当日,5批共100名社会征选人士进入南京博物院库房参观,库房中扫描室、消毒熏蒸室、摄像室等也一并对其开放。
记者看到,扫描室并不开灯、以免对文物造成损伤,扫描仪正对字画进行扫描,其旁打印机可在皮革、纸张、油画布上进行打印。
在消毒熏蒸室,一台真空充氮灭菌器正在工作,它主要负责给文物充氮“洗澡”。熏蒸则是为文物杀死寄生虫卵。
在摄像室,摄影师正对一尊明代铜胎掐丝珐琅羊座进行拍摄。摄影设备、道具十分先进,拍摄设备精度达到1.92亿像素,摄影师还可通过遥控器指令打光道具全方位移动。拍摄灯光使用冷光源,避免文物表面温度升高。“这套系统主要是得同时保证文物安全、拍摄精细度。”
在临时修复室,几位文物修复专家正利用手中微小工具、小心翼翼修复陶器。
此外,库房内有专门升降平台,文物不用四处“搬家”、上下台阶。
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表示,之所以第一次开放文物库房,主旨在于向公众展示库房中文物保护工作的全貌,而并非仅展示单个文物本身。
17日的南京博物院文物库房公众开放日活动,是今年“5·18”国际博物院日南京博物院主会场专题活动之一。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