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十大瓷厂博物馆:传承文化 创新品牌
它们,曾经贡献了瓷都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
它们,是计划经济时期“四大名瓷”生产厂家的代表;
它们,生产的精美瓷器在上世纪50至70年代远销海外。
说起“十大瓷厂”,身为老一辈的景德镇人并不会觉得陌生,那些现今已绝迹了的“厂瓷”也为当时的景德镇人增添了不少荣耀。为了再次见证那段历史,带着传承与保护瓷都文化艺术的责任之心,“景德镇十大瓷厂博物馆”开始了它的公益之路。
上世纪90年代初的景德镇,风光了近半个世纪的景德镇“十大瓷厂”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相继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随着各大中小个体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种陶瓷产品在市场上竞相绽放,那些精美的“厂瓷”也逐渐销声匿迹。
即使时间更迭,光芒淡去,但艺术的魅力总是会吸引着人们去挖掘传承。那时的李胜利也和其他人一样,走出景德镇去外地闯事业,在他努力经营下,渐渐有了一些成就。十余年间,虽人在外地,李胜利却忘不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景德镇,尤其是那些精美的“厂瓷”在他心里挥之不去。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一个朋友为纪念江西五十铃汽车的生产,专门在南昌绳金塔底下设立了一个纪念馆。这一事件让他萌生了一个念头:景德镇的“厂瓷”也应该建一个博物馆,其意义一定远远超过瓷器价值本身。
从那时起,开酒店的李胜利开始“不务正业”,一门心思扑在收藏上,渐渐地爱上了收集“厂货”。所谓的“厂货”,其实就是那些“十大瓷厂”生产出的瓷器。因为“厂货”所用瓷土原料与烧成气氛与现在多有不同,尤其一些珍贵的瓷土已经使用殆尽,“厂货”中有不少瓷器已成为珍品、孤品。另外,“厂货”本身还分很多种,有国礼瓷、纪念瓷、民族瓷、中南海用瓷、获奖瓷等等,尤其国礼瓷与一般的日用瓷又不相同。比如说,50年代,由毛泽东赠送给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水浒故事瓷盘”,70 年代,由邓小平赠送给日本皇太子和日本首相福田(人民瓷厂)的青花文具和礼赠美国尼克松总统(建国瓷厂)的色釉综合双耳瓶等等。这些瓷器,代表了景德镇陶瓷的最高艺术水准……
在收藏“厂货”的过程当中,李胜利不断向卖家宣传十大瓷厂的历史与“厂货”陶瓷的艺术价值。2006年,李胜利干了一件震惊业界的事情:他毅然把自己苦心经营多年且一直盈利的酒店出售,打算建一个十大瓷厂陶瓷博物馆!在长时间的奔波,申请建馆用地毫无着落的情况下,他又做出了一个众人无法理解的决定:自己筹钱买房建馆! 终于在2010年,在市区风景路55号,李胜利花费千万余元将面积达2000 多平方米的龙凤阁买下,作为景德镇“十大瓷厂陶瓷博物馆”的场馆。
如今,李胜利又有了更宏大的蓝图,在昌江区鲇鱼山镇与鄱阳县凰岗镇交界处,选址建设一个展示与生产相结合的制造基地。按照李胜利的构想,这里将会有一批新的创业者,按照原有十大瓷厂的产业方向,生产全新的产品。而他作为一个“厂瓷”收藏的爱好者,也正在弘扬瓷都陶瓷文化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

责任编辑:Angela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