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客家族谱博物馆:留存海内外客家的“根”
“这是全国唯一一家以客家族谱为收藏内容的博物馆。成立21年来,已经有数以千计的海内外客家后生到这里查族谱寻根。”严雅英女士谈起融进自己半生心血的“客家族谱博物馆”,自豪的神情就犹如谈到子女一般。
走进这家位于闽西上杭县城中心孔庙旁的博物馆,阳光穿过古色古香的建筑屋顶,打在静谧的天井地板上。三三两两的游人正俯身认真看着玻璃柜中的谱牒复制品,不大的展厅,墙上布满展板,述说着客家民系源远流长的历史,还有几十个客家大姓的历史迁徙路线和当今分布区域。
“最近正逢清明节,很多从江西、广东和台湾赶到上杭宗祠参加祭祖大典的客家乡亲,都会到我们这里查族谱,寻根问宗,”博物馆工作人员袁晓莲说道。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从宋代置县至今,客家“母亲河”汀江流经的上杭大地是先民开基创业的沃土,又是不少客家先祖远迁繁衍于江浙、四川、粤台等地的出发地。在不少海内外客家人的眼中,“上杭瓦子街”是祖先外迁的起点与祖地。每年清明时节,来自两广、江西等地自发组织的祭祖车队总是会源源不断地来到各大宗祠祭祀。
信步走进族谱陈列室,一排排柜子中珍藏着来自于闽粤赣数省民间的珍贵族谱。“我们已经收藏了闽粤赣的客家地区150个姓氏、2900多部,2万多册族谱,还有近2万份客家契约,100多幅客家祖图,闽台客家方志等,其中有400多件藏品已经被鉴定为文物了。”袁晓莲介绍说。
“博物馆的创立,起源于很偶然的一段两岸‘乡缘’。”严雅英馆长说,“1993年5月,为完成一项对台研究课题,我们在下乡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一部记录着清代著名扬州画派之一的华岩先生家族族谱的《闽汀华氏族谱》,立即对它进行了抢救性保护,为华先生在台湾的后人完成了族谱对接。”
民间还有多少族谱在不经意间流失?一种抢救、挖掘、保护散失在民间的珍贵家族史料的责任感在严雅英心中油然而生:“征集散见在民间的客家族谱文献,对客家文化研究特别是在联谊台湾客家同胞上,都价值无量。”
博物馆成立至今,工作人员们几乎跑遍了闽粤赣边界的各大客家姓氏宗亲会,挨个完成族谱的收集工作。“一开始的确比较艰难,后面藏品慢慢多了,人们也在逐渐认可我们,不少祠堂修谱时还会特意送一本给我们,很多姓氏修谱时也会跑到我们这儿查阅资料,确保族谱的准确。”袁晓莲说。
如今的客家族谱博物馆,除了拥有丰富的藏品外,还为海内外客家裔孙提供读谱续缘、为海外客家人提供寻根谒祖服务、与台湾高等院校合作进行客家文化研究,组织编写了反映60个海峡两岸客家人血缘关系的“源流篇”。2009年,族谱馆精选的27箱族谱飘过海峡在台湾展出,引起台湾客家民众热烈反响。
“族谱会告诉每一位家族后生,不管你走到哪里,你的根永远在祖先生活过的土地上。”严雅英说:“博物馆的大量文献,都是台湾客家文化之根在祖国大陆的最好佐证。”

责任编辑:Angela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