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博物馆展"百年老物件" 看时代变迁


当年的全国粮票
没有比这更真实的叙述,没有比这更生动的还原。广西民族博物馆在广泛征集“20世纪老物件”基础上,近期推出“昨日重现·百年老物件展”。上千件看似普通、老旧的展品,却饱含历史信息和现实意义。
旧物 勾出一段记忆
3月9日,走进广西民族博物馆“昨日重现·百年老物件”展厅,1300多件老物件循历史年代蜿蜒陈列——“国货运动”、“方寸之物 记忆之凭”、“山河一片红”、“旧曲诵往昔 影像记年华”、“家的记忆”……徜徉其间,恍若穿越历史回到上个世纪。
一盏盏各式各样的煤油灯,让少年时代曾在黑夜里借着它那微弱光亮潜心苦读的贫家子弟有一种“老友重逢”的感觉;各式各样的购物票证,让曾经在那个物资匮乏的“票证经济”年代艰难谋生的过来者唏嘘不已;一张张简朴的结婚证、毕业证、先进工作者奖状,见证的是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一段纯真的爱情、一股昂扬向上的拼搏精神……
仔细查看着展柜里陈列的一张张粮票、油票、布票,记者的思绪也被拉回到自己读初中的上世纪70年代初。那时候,每个人吃的粮食、穿的衣服都是有定量的,须凭票凭证购买。到1984年年底,随着改革开放初见成效,粮食连年丰收,国家将取消粮食凭票证定量供应制度的消息流传开来。过惯了“票证日子”的人们,一时反而恐慌起来,担心没有“票证保证”买不到粮食,纷纷到粮店排队抢购粮油。结果,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化,到1993年,粮油在全国全面实现敞开供应,粮票、油票等票证在老百姓眼里才真正成了“无用之物”。
展柜里一个摩托罗拉BP机,将记者的思绪拉回到刚刚进入南国早报工作的上世纪90年代中期。那时,眼看着新华社、电视台一些记者率先在腰间别上BP机,心里羡慕不已。后来,自己腰间也别上了一个摩托罗拉BP机,外出采访时,感觉特别神气。然而,没神气多久,人家手里又拿上了“大哥大”。于是,只能在心里自我安慰:手里拿个“大哥大”有什么好神气的?早晚有一天,我们把早报办成首府媒体中的“大哥大”,那才叫神气!
展厅里,慕名而来的观众川流不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老年人,面对曾经熟悉的老物件,充满感慨地对身边家人讲述着一桩桩或激动、或心酸、或可笑的往事;对那个年代十分陌生的年青人和孩子们,则对眼前这些从来没有见过的老物件充满好奇……
责任编辑:Angela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