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件馆藏玉器“廉价”入藏博物馆

      到莒州博物馆采访是一件令人无比激动的事情,首先是博物馆建得无比气派,在县级博物馆中极为少见,其次是博物馆里的藏品无比丰富。历史悠久、序列清晰的文物,构建起了莒文化辉煌的内蕴,而事实也正是,凭借着辉煌的历史和影响力,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山东三大文化,成为华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令人激动的还有79岁的原莒县博物馆馆长、研究员苏兆庆先生,苏老先生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从事文博工作,成为莒州博物馆的创建者和莒文化研究的开拓者。令人惊讶的是,如今莒州博物馆馆藏的大部分文物,都是苏兆庆先生亲自发掘或者征集而来,而几乎每一件馆藏文物,都足以成就一段文物传奇。

以龙山文化时期玉琮、唐代玉碗和明代玉觥为例,这三件馆藏玉器入藏博物馆的经历,都非常偶然、有趣。

 

      一块五毛钱,征来四千多年前玉琮

 

      1978年,莒州博物馆的前身———莒县文管所还只是一间只有20平方米的房子,人员则只有苏兆庆一个。这20平方米的小小空间,既是苏兆庆的办公室,也是他用来征集、收购文物的场所。逢县城大集,苏兆庆就开门收购文物,大集一散,他就把门一关,下乡去征集文物。

 

      县城小,苏兆庆又开着个“门头”,所以认识他的人很多。这一天,莒县木材厂的一位姓陈的工人来到文管所,跟苏兆庆说:“老苏,我送个东西给你。你看看这是什么?”说着从兜里掏出来一件玉器,苏兆庆一看,这是件玉琮,东西不错,但没说,只问他:“东西是从哪儿得来的?”来者说:“是俺从桑园捡的。”

 

      苏兆庆知道,莒县桑园乡曾发现龙山文化遗址,龙山文化距今约4600年至4000年,而这件玉琮古色古香,恐怕正是龙山文化时期的遗物,心下一喜,便问来者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东西。没想到来者说:“送给你。”苏兆庆心想,文管所收购文物,每一件都需入账,要是接受对方的赠予,一是不好入账,二是万一哪天他后悔了就没法处理了。于是就说:“你这属于捐赠文物,公家能给你奖励,奖励你一块五毛钱怎么样?”

来者一听,很高兴,那时候两毛钱就能买盒烟,他就笑呵呵地同意了:“一块五毛钱能买好几盒烟呢!”

 

      买下玉琮之后,不少人对它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山东的龙山文化遗址不太出玉琮,所以这件玉琮的时代可能要比龙山文化时期晚,但是到了1988年文物普查时,莒县桑园再次发现了很多龙山文化遗址,苏兆庆因此断言这件玉琮属龙山文化时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件方柱形的黄色玉琮中间有个圆孔,高7.2厘米,边长7厘米,孔径6厘米。玉琮的四个转角各布列五节凹弦纹,四个柱面有平滑直槽。造型象征天圆地方,是古时人们用来祭祀天地的器物。而说起来,玉最早就是被巫用来通灵的。巫要跟神沟通,中间要有个媒介,就是玉。《说文》中有这样的解释:“灵,灵巫也。以玉事神。”与龙山文化基本同时期的南方良渚文化出土过众多玉器,其中也有不少精美的玉琮,但在山东龙山文化遗址,这样的玉琮非常少见,因此更显其弥足珍贵。

      

      说起玉琮,还有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根据《马未都说收藏·玉器篇》的说法,宋代以后,我们的书上对琮有明确记载,但没有画图,人们干脆不知道琮为何物,所以就一代代误传。到了清朝乾隆的时候,宫廷收藏的琮,乾隆皇帝也不认得。乾隆皇帝管它叫什么呢?叫釭头,釭头是车辙的一个部件,记载中也是外圆内方。琮的神秘面纱,直到清末才被揭开。光绪时期有个学者叫吴大澂,他对古玉做了非常严谨的考据,从他以后,才知道琮是什么样子。

     

      六十块钱,征来唐代花形玉碗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