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那些“养在深闺”的高校博物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136月,北京15所高校发布联合声明,表示将向公众免费开放校内博物馆。

北京大学博物馆学教授宋向光表示,国内大部分高校的博物馆通常只做教学陈列之用,堪称“养在深闺人未识”。

宋向光教授所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截止到2008年,国内高校博物馆拥有的藏品已经超过故宫、国家博物馆、上海市博物馆等国内七大博物馆的总和。

宋教授指出,尽管馆藏丰富,但目前公众还无法“一睹芳容”。原因之一就在于,许多高校博物馆被布置成了陈列室。

宋向光说:“由于缺乏政府的财力支持,这些教学陈列室很难转变成为公众博物馆。”

此外,这些校园博物馆在管理上还尚未市场化,无法招揽接待普通游客。宋向光说:“如何用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来传授知识,这对于所有高校博物馆而言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尽管存在诸多问题,许多人对于这一举措表示欢迎。该消息一经宣布,北京第五十七中学便组织学生参观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物馆,该馆藏有多架世界罕见的飞机。

15岁的高中生徐云衡(音译)说:“这是一次美妙的经历,我学到了有关飞机和航天器的历史。我脑海中现在浮现出它们未来的样子。”

得知参观者对这些博物馆喜爱有加,宋向光教授十分高兴。身为中国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任,他表示,博物馆藏品能够为参观者带来启发,这是件喜闻乐见的事。

宋向光教授说:“开放博物馆的这项倡议为学术馆藏走近普罗大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通过一次次博物馆探宝之旅,参观者能够收获新的知识,并将其应用到生活中去。”

长久以来,许多世界一流学府的博物馆都是令游客和学者向往的旅游胜地,例如剑桥大学的动物学博物馆、牛津大学的阿须摩林博物馆以及哈佛大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宋向光教授指出,同这些博物馆相比,国内的高校博物馆仍然是一片有待公众发掘的“秘密瑰宝”。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