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历博物馆 18娃“穿越”时空回西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视频里,说唱俑当起了导游,讲解墓室精巧构造


体验时间:14

体验地点:河北省博物馆

体验成员:超级体验第二十五期亲子团

体验目的:让小朋友们在参观体验中了解西汉文化,感知古人的智慧

你知道两千多年前的人们是用什么吃饭的吗?你知道两千多年前的马车长什么样吗?你知道两千多年前的镜子是用什么做成的吗?14日,超级体验第二十五期亲子团成员一起来到新落成的河北省博物馆新馆,参观了1968年发掘的满城汉墓,体验了一次时空穿越旅行,回到了距今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河北满城汉墓,系中山国第一任君主靖王刘胜夫妇之墓。汉墓有着怎样精巧的构造?墓里又埋藏着哪些旷世珍宝?快来跟随我们的超级体验团看看吧。

对话副馆长小朋友对文物有了概念

14日上午,超级体验亲子团一行人一起来到河北省博物馆新馆,偌大、明亮、米黄色调的展厅,凸显了现代与传统完美融合。小朋友们一进来就感受到了浓浓的古代气息,好似被厅内宁静、安详的气氛所感染,纷纷安静地环顾着。咱们河北省博物馆最早成立于正定,后来搬迁到石家庄。目前馆藏文物15万件,新馆、旧馆连在一起共有9个展厅……”看着小朋友们一个个安静的样子,河北省博物馆副馆长周筠首先对博物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那到底什么叫文物呢?听完周筠的介绍,6岁的寇桐嘉问道。周筠耐心答道,文物是古代的人们使用过留存到现在的,经过专家鉴定,有一定历史价值的东西。小朋友们使用过的学习课本等啊,若干年后也都是文物哦。”“哇,咱们使用的东西都能变成文物呢,真神奇。小朋友们听完讲解对文物的定义有了切实的概念。

有没有国外的文物啊?”“哪种文物最值钱?”……周筠一一耐心回答,还告诉小朋友文物不可再生,无法用价格衡量,要保护文物。

揭秘墓室结构 竟有排水沟和深水井

听完周筠深入浅出的讲解后,亲子团一行人来到二楼,开始了当天的穿越时空之旅。展厅入口处,昏黄灯光下闪着八个大字大汉绝唱——满城汉墓,使人感觉一下子走入了西汉时代。作为中国20世纪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满城汉墓究竟拥有怎样让人难以自拔的魅力?关于满城汉墓的神秘面纱亲子团在这里将为您一一揭开。

满城汉墓到底有着怎样巧妙的结构?以说唱俑为导游,带小朋友们在视频短片里走了一圈。说唱俑走过一段长长的墓道,用力推开一扇重重的石头门,墓室里刘胜宽敞的厅堂、舒适的卧房、偌大的后室、豪华的安车……一一呈现在大家眼前,昭示着生前骄奢异常的生活。短片结束,小朋友们还沉浸其中,恨不得穿越回西汉看看。

看着小朋友们意犹未尽的模样,讲解员武贞说,刘胜墓由墓道、甬道、南耳室、北耳室、中室、后室六部分组成,总容积2700立方米,整个墓室布满奇珍异宝,犹如一座豪华的地下宫殿。更让人惊叹的是,为了避免墓室被淹,墓内竟有排水沟和深水井,形成一套完整的排水系统,蕴含了先人无尽的智慧。”“古人真伟大。小朋友们忍不住感叹道。

参观墓室展品 国宝金缕玉衣惊呆亲子团

了解了墓室结构,接下来就一起参观一下墓室的藏品吧。金缕玉衣、长信宫灯、汉代安车……一件件旷世珍品让亲子团大开眼界。

展厅中央橱窗里放置着的两套金缕玉衣一下子吸引了小朋友们的目光,纷纷凑上前一探究竟。武贞介绍,这两套精美绝伦的金缕玉衣,工艺极其讲究。前期工匠要对大量的玉片进行选料、钻孔、抛光等十多道工序的加工,设计好之后,再用金线相连,据说是百余名熟练工匠历时两年才得以完工。小朋友们贴在橱窗上细细地瞧个没完。

具有环保原理的长信宫灯,宫女体臂中空,右臂为烟道,可将灯烟导入器内,以保持室内清洁。怪不得连前美国外交家基辛格看到后,都赞叹说2000多年前的中国人就已经有了环保意识。

参观完后,小朋友们究竟记住了多少呢?讲解员武贞现场测验。满城汉墓是哪一年发掘的?”“金缕玉衣是谁的藏衣?”“长信宫灯的原理是什么?小朋友没有半分迟疑,全部抢答正确。

回答完问题,小朋友们又跑去古中山国展厅玩起了拼接游戏,有的家长和小朋友则去北朝壁画、名窑名瓷等展厅大饱眼福。博物馆里还有很多很多你不知道的奥秘,有空带着孩子去感受一下吧。

考古趣闻:

满城汉墓是怎样被发现的

满城汉墓因出土金缕玉衣而闻名。此发现已有40多年的历史。那么满城汉墓究竟是怎么发现的呢?

19685月,解放军北京军区工程兵某部悄悄地开进了河北省满城县,他们将在县城西南一座海拔只有200余米的孤山上执行一项秘密的国防任务。523日下午3时,战士们在距离山顶30米处朝东地带打眼放炮时,无意中发现了这座墓地。

随后相关专家进入墓洞后,前后共出土供国王乘坐的马车、十几具陪葬马匹的骨头、许多石磨盘和陶罐、青铜器、漆器和医疗器具等。经过考古团队的辛苦努力,发掘工作终于在917日全部完成。至此,历时111天的满城汉墓发掘工作也宣告结束。

服务帖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09:00-17:00(1600停止进馆)周一闭馆

参观办法:凭有效证件到省博物馆票务处领票免费参观(团体参观需提前预约)

联系电话:8604953486045642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