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缅印战场影像展在杭州西湖博物馆开幕
“国家记忆——二战中缅印战场影像展”在杭州西湖博物馆开幕
展出至11月30日



1942至1945年,中国两度出军共40万人赴滇西、缅甸、印度三地作战,在英美盟军支持下,以近半数的死伤换取了战局的扭转。这段历史,已逐渐被人们遗忘。不过,现在有一群志愿者正试图将这段最不应该忘记的历史真实呈现在国人面前。
近日,“国家记忆——二战中缅印战场影像展”在杭州西湖博物馆开幕,展出内容以70年前中缅印战场上中国远征军的历史影像为主,这些影像摄影师,是美军通信兵第164照相连。展览由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和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共同主办,将持续至月底。
美国兵留下的珍贵影像
中缅印战场历史的研究者曾在国内搜寻影像资料,由于历史和技术原因,民间留下的照片已寥寥无几。因此,当2010年初获悉美国国家档案馆留存23000余张中缅印战区照片和100多小时的动态影像资料时,民间学者章东磐等志愿者的兴奋之情难以言表。
章东磐和其他志愿者很快赶到华盛顿,并在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看到了这些影像和影像背后200万字的文字资料。将这些浩瀚资料一一影印、翻译、梳理,并带回国内,这是个难事。他们目前整理了近千张照片,每张照片都有详细说明——拍摄时间、地点、对象以及摄影师等。他们以这些照片和资料策划的“国家记忆”影像展,是为了“缅怀父辈们和祖父辈们的牺牲”,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
一张中缅印战区作战图,拉开了“国家记忆”展的序幕。陈列的几百张照片中,既有在战场烽火硝烟下的场面,更多的则是在战场外,中国军人、美国军人和当地百姓互动是留下的影像。
一位美国士兵手拿榔头正欲出击,墙面上则已黏着了十来只飞蛾般大小的蚊子尸体,摄影师们戏称这些蚊子是“B29”飞机,“哦!真不少!这就是残酷的战争”;另一位通信兵正在柳州拍摄桂林逃离出来的难民潮的影片,他弓着背,聚精会神,身边围了一群好奇的人,这亦被摄影师记录下来;在重庆璧山,国民党中央军事训练学校的学员正端枪学习瞄靶,他们光着脚穿着一双草鞋,脚背上只有几根草绳;有时,士兵们要照料路上遇到的“宠物”,在缅甸的雷多公路上,一名中国士兵在徒步的过程中面带微笑,进入了摄影师的镜头,背后的背包上坐着一只受伤的野猴子……
这样的画面比比皆是,士兵们在当时的精神状态令人讶异。策展人之一的章东磐说,抗日战争的最大价值不在于胜利,而在于不屈。战场外的这些“花絮”,正是注脚。
下一步到美国办展
“那场战争过去在我们的记忆里是模糊的,这些调查让我看到的是具体的、一个一个当年和侵略者作战的人,可以把战争细节化,可以感受到当年每一个中国军人的温度。”章东磐自2003年起开始研究远征军抗战史,出版过《父亲的战场》、《国家记忆》等书籍。他告诉记者,资料看多了,他几乎可以感受到自己和当年那场战争的参与者在进行对话,“比如,我在看史实的时候就会想,史迪威(美国盟军总司令)那个时候会怎么想?我觉得自己在跟这个老头进行非常独特的交流,也感受到他在那个时候的苦恼、无奈。”
这些照片中,最令章东磐感动的是那些单个士兵的形象,“那时候的中国士兵脚上连双鞋都没有,武器那么落后,有张照片上有个还不到17岁的女孩子,就已经接受了军事训练,准备为自己的祖国作战。”
章东磐告诉早报记者,这几年因为民间团队、志愿者、企业家以及地方政府的关注和参与,抗战老兵的生活状况已日渐改善。凡是被发现的抗战老兵,几乎每个月都能收到来自各方面的资助。云南有些地方的老兵,年入2万块钱。然而,“老人们要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接济,他们希望得到这个国家给予荣誉。”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上世纪40年代的这段历史,但有一些人刻意标新立异、猎奇,编出来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针对有些抗战老人开始“编故事”,章东磐表示理解,“只不过,我们的记录者、传播者,只要有基本的学术训练,就不能去推波助澜,不能让荒谬的东西在你的笔下继续传播。”
章东磐和他的团队打算在美国华盛顿举办“国家记忆”展,“想让美国人看到,我们中国人没忘记这个事。”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