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一男子建家庭砖头博物馆 已收集2000多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你看看,这是我从南岸嘴江边捞起来的。”7日,在武昌四清里自己的家里,62岁的刘文斌拿起一块砖头,用抹布小心擦拭上面的灰尘,之后小心翼翼地放回木柜里。10多年来,刘文斌已收集了2000多块砖头。

刘文斌原是一家单位的美术工艺师,2002年的一天,他在路边看到一块印有英造字样的青砖,觉得好奇,将其带回家,后来听老人讲他得知,这块砖头制作于民国初年,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了。刘文斌自此萌发了收集砖头的想法,只要一有时间,他便往周边的拆迁工地上跑。

为了收集到有价值的旧砖,刘文斌常到汉阳向一些老砖窑师傅求教,同时翻阅相关书籍。渐渐摸上门路后,他频繁光顾一些拆迁工地和遗迹。每次出门多少总会有收获,刘文斌乐呵呵地说,施工工人很少人懂旧砖,拆迁时几乎都是毁灭性的破坏,他只要得知哪里有拆迁,就会赶到现场,发现有旧砖,他甚至挺身拦住挖掘机,冒险从废墟中扒出砖头。

在刘文斌家中,客厅、卧室、卫生间摆放了四个木柜,整整齐齐码着旧砖,偏房的地面上,大大小小十几个纸盒子里,也是砖头。每一块砖后面都有一段历史,这可是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毁了可惜啊。他拿起一块印有中军字样的砖头告诉记者,这是从九龙井附近挖出来的,是清代驻武昌城的军队营房用砖,这说明黄鹤楼在当时军事地位很重要……说起这些砖头,刘文斌如数家珍。

这些年来,刘文斌已收集了100个系列的2000多块砖头,从最久远的南北朝纹饰砖到阜成厂的民房砖,我几乎收齐了武汉有历史记载的所有砖块,但里面没有相同的两块砖。刘文斌说,由于老伴患病在床,加之房屋狭小,他已不再继续收砖,近年来,慕名来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他这才制作木柜,将其陈列展出。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