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开建“姓氏博物馆”

全国首个姓氏博物馆日前在滁州开建。据了解,这座博物馆名为中华姓氏牌匾博物园,位于滁州市区城南新区。目前已经收录2800多块姓氏牌匾,收录工作还在继续。昨天下午,记者从滁州琅琊山管委会了解到,博物园不仅收录243个常见姓氏,还有一些奇特少见的小姓氏也将被收录馆中。

预计后年竣工

据了解,这座中华姓氏牌匾博物园总投资达10亿元。占地837亩园区目前正在进行施工准备工作。平整土地、完成规划等等。据项目负责人介绍,博物园已收藏的牌匾颇丰,目前已收集到3200多块古代牌匾,占全国现存清代古匾50%左右。

主要包括400多块翰林牌匾和2800多块姓氏牌匾。翰林牌匾包括了清代及以前,反映了清代科举制度的完整性;而姓氏牌匾则包括了人口在前200位的中华姓氏,揭示了姓氏部落发展的完整性,对于研究中华血脉联系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根据规划,姓氏博物馆将于201510月竣工并对国内外游客开放。

还原宗族社会

据了解,中华姓氏牌匾博物园建设内容有:中华姓氏牌匾博物馆(包括234个姓氏)、中华始祖(五帝)缅怀馆、中国古代翰林牌匾博物馆。中华小姓氏牌匾综合馆、华人祭祖网站、翰林祭拜网站。

整个博物园的总体布局呈一心三区的格局。据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心:景观广场,该广场地处整个园区的中心,也是整个园区的中心。三片区:包括中心观览祭拜区、姓氏牌匾参观区、人口商业服务区。根据姓氏人口,人数最多的前十名将单独列馆。

中华姓氏牌匾博物园主要复原古代姓氏社会聚落的自然风貌,通过科学设计,较为全面地再现中华姓氏宗族的生活和生态环境。琅琊山管委会副主任周冰介绍,项目拥有资源的垄断规模,具有强烈的排他性、世界的唯一性、不可复制性,是目前中国第一个,也是世界第一个开建的中华姓氏牌匾博物馆和翰林牌匾博物馆。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