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军魂”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

2000平方米的展览现场,展线长度达690米,精选文物1011件,其中有305件珍品……对于推出的黑土军魂——东北抗日联军军史陈列,吉林省博物院院长赵瑞军如数家珍。而令赵瑞军更高兴的是,日前黑土军魂——东北抗日联军军史陈列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被业内人士称为奥斯卡大奖。1031日,记者走进该展览,为您揭秘她的奥斯卡之路。

文物>>

305件珍品文物多为首次亮相

1031日,记者走进吉林省博物院三楼,眼前呈现的就是黑土军魂——东北抗日联军军史陈列。走进展览,就像穿越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展览在60年来吉林省博物院搜集的11028件珍贵抗联文物中,精选了具有代表性的、能够突出阐释展览内容的文物1011件,照片523张,其中着重表现和介绍了杨靖宇的饭桌和锅撑、周保中的铁笔、汪雅臣的银挂件、少年营单刀等305件珍品。吉林省博物院公众服务部主任张淑娟说,所陈列的文物均为当年战争遗物,且多数是首次亮相。

据张淑娟介绍,黑土军魂陈列在20121017日试开馆。20121219日正式开放。整个展览分奋起抗日 肩负民族救亡重任配合抗战 烽火关东声威远扬艰苦卓绝 挑战人类生存极限舍生殉国 热血铸就英雄壮歌6部分;创建武装、联合抗日、主动出击、挥师西征、密营生活等15单元。全面展示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联,长达14年艰苦抗日斗争的光辉历程,进而弘扬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启示后人牢记历史,珍爱和平。

特写>>

绘画作品堪称抗联题材传世经典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十一位军长群雕再现了东北抗联的英雄领导群体,成为抗联人物雕塑的精品。黑土军魂陈列独创的东北抗联英雄谱展墙,镌刻263位英雄的名字和所担任的最高职务,以此缅怀英烈,寄托哀思。尾厅主题雕塑采用长白山方解石为原料,突出表现了东北抗联的伟大精神。

《黑土军魂》的绘画作品堪称抗联题材的传世经典之作。张淑娟说,其中油画袭击老岭隧道工程战斗十二烈士山战斗、木刻版画奇袭老钱柜血战莲花泡;皮雕画痛歼邵本良;国画王二小放牛金川河里会议等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丰富了陈列展示内容,极具艺术感染力,提升了展览品位。

此外,场景复原了杨靖宇将军殉国冰趟子战斗5个景观在大小、远近、深浅等方面调度合理,形成错落而有节律的展览空间,逼真地还原了抗联的战斗历史。大屏幕投影和视频八女投江长岗战斗5个抗联经典战例,再现了东北抗联惊天地、泣鬼神的不朽业绩。

历程>>

60年间不少抗联老战士捐献实物

1951年吉林省博物馆筹建开始,就从抗联战士、抗联后代、抗联营地征集和发掘抗联文物,积累了丰富的藏品、文献。张淑娟说,省博物院先后举办过《铁血抗战十四年》、《关东抗日英烈珍闻》、《反思启示警惕》等抗联专题或临时展览27个,为推出黑土军魂陈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聘请李鸿文、霍燎原、王宜田等权威抗联专家把关,邀请抗联老战士王明、李敏,抗联后代周伟、张卓亚、马继民等修改,确保陈列科学性、客观性和权威性。在早期搜集工作中,当时很多抗联的老战士还在世,他们捐献了不少实物和资料。张淑娟告诉记者,当年抗联战斗过的地方党史、文化文物等部门及一些抗联研究者为展览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这个展览凝结了吉林省博物院几代人的心血。

观者>>

参观人数达20万多人

1031日,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大量的参观者参观。长春市民康先生参观完后在留言本上写道:看完此展后,令人景仰与震撼,望以此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弘扬传统,树我国魂!”……据统计,现场观众留言达3000多条,截至目前,黑土军魂陈列参观人数达20万多人。

然而说到黑土军魂的新突破,张淑娟表示,展览的影响力正逐步扩大,学校、部队、机关团体都利用黑土军魂这个平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吉大附中、吉林省实验中学等学校在一二九运动纪念日举行牢记历史,缅怀先烈红领巾在行动等活动,长春大学特教学院举办爱在省博系列活动之关爱聋哑人,以及吉林省社会福利院的爱在省博情系夕阳红等活动。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