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博物馆巨型老北京雕塑亮相国博

作为有着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在走向国际化城市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思考用何种方式保护古都所特有的历史文化元素。今天,北京紫檀博物馆馆长陈丽华女士便将自己的思考成果——用名贵紫檀以及更为名贵的阴沉木打造的小京城搬进了国家博物馆。从即日起到1222日,名为雕刻记忆的大型老北京城市建筑主体展将在国家博物馆举办。届时,包括现存的天坛祈年殿、已经成为历史的安定门城楼等老北京地标建筑都将以巨型雕刻形式与观众见面,浓缩老北京城市精华。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珍贵紫檀雕刻微缩北京城市记忆

 

为让后人重温老北京城的古韵风貌,能够近距离地感受中国古代建筑的精致与宏伟,陈丽华女士延请名师耗时多年,用名贵紫檀木、阴沉木为原料,手工打造老北京城门楼微缩景观,并采用中国最传统的榫卯构造再现了祈年殿的风貌。其中安定门模型包括城墙、瓮城、城楼、箭楼、闸楼,长达14米长,深12米,高4.05米,总重量6.5吨,全面再现了安定门的原貌。天坛祈年殿古建模型则以18的比例通体用珍贵的紫檀木制作而成,直径12米,高4.8米,总重量近12吨,是当代最大的紫檀艺术珍品。本次在国博展出的作品均为紫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古老建筑模型在国博通透的展示空间内展出,更显穿越历史之感。

 

传统木雕技艺重生古典建筑艺术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紫檀博物馆作为富华国际集团旗下一处重要的文化产业,是迄今中国规模最大,集收藏研究、陈列展示紫檀艺术,鉴赏中国传统古典家具于一体的专题类私立博物馆。该馆的檀雕技艺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精华,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檀雕艺术品质地细腻,内部榫卯构造复杂精妙,正适合辉煌精巧的中国古建筑。此次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紫檀制天坛、安定门模型就运用了檀雕技艺,完全依照古建规矩作法,细部造型花饰准确精致,将老建筑微缩成一道集历史、建筑、技艺、文化为一体的艺术景观。

重塑内九外七城门 老北京不应仅存记忆中

在雕刻中寻找艺术的源头,留住城市的记忆,是此次大展的焦点和亮点。正如著名清史研究专家阎崇年先生对中国紫檀博物馆重塑内九外七城门项目的评价那样,这些展品集中体现了材质、艺术、收藏、文物、历史、创新、普世等六大文化价值。在完成一件精美的大型工艺品的同时,也取得了一项城市规划和城防建筑研究的学术成果,更为后人留下了一套完整的北京城门、城墙图纸和雕刻技术的宝贵资料,具有非常浓厚的非物质文化内涵。

策展人陈丽华女士则表示,此次将珍藏的天坛、安定门模型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免费展出,就是希望能为观展者还原一个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古城风貌,让更多人可以近距离、细致的体会老北京建筑的精妙。今后,中国紫檀博物馆还将打造更多以紫檀木、阴沉木为原料的老北京微缩景观。通过这些模型使古老遗产得以复活,让老北京记忆变得重新清晰,也将使檀雕这一传统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