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江宁博物馆可看扬州精品雕刻文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仕女图瓷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巧色白玉蝉。 张可
 

与南京隔江相望的扬州自古雕刻工艺荟萃,玉、石、砖、木甚至瓷器都可下刀雕刻。日前,江宁博物馆举行《古代雕刻艺术展》,七大类共计70余件扬州雕刻文物集中亮相。其中历史最悠久的为西汉巧色白玉蝉,其为工匠八刀雕成,专用于高等级贵族墓葬中。

巧色白玉蝉只有拇指大小,为长条形,头部两道明显刻痕,勾勒出颇为夸张的蝉眼。它来自遥远的西汉,材质为名贵的和田籽玉。江宁区博物馆馆长许长生告诉记者,当时扬州已经是全国雕刻加工的基地了:来自西域的玉材长途跋涉来到扬州,经能工巧匠们之手,成品送往都城长安以及各个郡国。玉蝉采用的是汉八刀工艺,是虚指,不一定就是刻了八刀,但线条简约大气,体现雄浑的汉风。

这件玉蝉是作什么用呢?汉时民风尊玉,特别在墓葬中,使用很多玉器陪葬。这件玉蝉是逝者含在口中下葬,又叫琀玉。除了口中含玉,贵族等身份高贵者还要双目贴玉,鼻孔、耳孔均以玉饰,双手也要握玉。在展览中,就有一对西汉的猪形黄玉握,同样是工匠几刀勾勒而成。

此次在江宁博物馆展出的扬州雕刻文物,共计70余件(套)七大类,除了玉雕,还有砖雕、牙(骨)雕、竹雕、核雕、木雕以及瓷雕。例如一件清代的仕女图瓷瓶,这件瓷刻是清代雕刻家臧柔的作品。瓷瓶腹部描绘了一幅杨柳岸边,三两浣纱女归去的画面。整个画面人物刻画精细生动,线条流畅自然,字迹浓淡相间,层次分明。

据介绍,展览将持续到825,市民可免费参观。节假日除外,每周二至周日开放,开放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