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陵老邮局变身民国邮政博物馆免费开放
记者前段时间曾探访了修葺一新的中山陵老邮局。
参观博物馆真挺长见识。民国时除了普通邮局,还有汽车邮局,就像公交车一样,每天定点停靠,能提供一般邮局所设的基本服务。在这个邮政博物馆里,还有朱自清在《背影》中提到的,父亲写的信。
当年,邮递员可是金饭碗
“民国时期只有四大终身制单位——邮政、铁路、海关和银行。”
沈守诚1942年考入邮政系统,曾任南京邮政局办公室主任。“那时候,能捧上邮局的金饭碗,是不少人的梦想。”当时想进邮政局工作,不论文凭,都要参加统一考试,“凭能力说话”,读过大学不一定考得过初中毕业生。沈守诚在邮局的第一个岗位是邮务佐,属于最基层,上面还有甲等邮务员和乙等邮务员。
现年93岁的潘安生也是从邮务佐做起,服务邮政44年。视频中,
“每部车上三个职员,司机又叫局长。”潘安生在视频中说。
每天,汽车行动邮局如公交车一样,逐站停靠。市民们提前在停靠处排好队,等车到来,寄信买邮票。不过,汇款、寄包裹仍需去普通邮局。
同年,南京设置了开取赶班信筒和特种赶班信筒的摩托车邮路,赶发京沪沿线和上海经转的各地信件。邮递员们驾驶摩托,每日分六次定点开启赶班信筒。
“走着走着”,邮资就不足了
在博物馆里有一封贴了12枚邮票的老信件,但由于内战时期邮运不畅,它最终被滞留在邮局里。
另外,“一批信件要运到很远的地方,途中可能遭遇通货膨胀。”一名解说员说,原本是4万元的邮资,可能涨到了5万元,“经过沿途站点时邮资不足,又无法补缴邮费,也有可能引起信件滞留。”
故事
朱自清《背影》中提到的那封家书
民国邮政博物馆里,还陈列着朱自清父亲给他的一封信。1928年,朱自清收到父亲自扬州寄来的一封家书。父亲在信中写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看到这封家书,朱自清不禁悲从中来,后来就写了《背影》。
老邮局局长,你在哪里?
邮政博物馆的改造,还有一个小插曲。2010年,一名老人从台湾来到南京,听说中山陵老邮局还在,很激动。原来,他曾经当过该邮局的局长,想看看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但邮局当时几近坍塌,老人未能遂愿。“当时老人已经94岁了。”解说员杨阳说,邮局工作人员曾多次打听这位老人,但一直没消息。
路线
怎么去民国邮政博物馆?
从美龄宫岔路口进入,前往中山陵停车场,继续往灵谷寺方向。经过灵谷寺前的导路牌(那里是灵谷寺通往博物馆唯一的一条路),驾车三四分钟、步行半小时即到。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