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将博物馆要回中国 有可能落户群众基础好的蓉城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成都优势:

■群众基础:成都旮旮角角、街沿边上都有叔叔孃孃在血战

■麻将文化:由来已久,遍布大街小巷

■新颖打法:从玩法上,血战到底还是血流成河?从方式上,水中麻将堪称一绝!

落地点要求:

■在麻将文化的认识上,能够与世界麻将组织倡导的“科学、健康、友好”的宗旨形成共识

■要有很好的群众基础(指竞技麻将)

■当地政府的支持

据《长江日报》报道,建于日本的全球首家麻将博物馆将整体迁回中国,国内多地正积极争取落户。

向来喜欢打麻将的成都人对于麻将博物馆的情感自然是不言而喻的。透过负责麻将博物馆回归中国事宜的世界麻将组织,世界麻将组织秘书长助理姚晓雷回答了选址的问题:“国内有很多地方争取落户,成都完全有可能,它有很好的群众基础。”

可能:成都有很好的群众基础

麻将博物馆的主人是日本东京最大的图书出版商——竹书房株式会社社长野口恭一郎,他本人是资深的麻将迷和麻将研究者。3年前76岁的野口先生病故于东京,去世前留下遗愿:“麻将源自中国,我希望麻将博物馆回到中国!”野口先生的亲属也愿意将博物馆迁回中国,并将此事全权委托世界麻将组织和中华麻将公开赛组委会主持协调并洽谈落实日本麻将博物馆藏品回归中国之事宜。“全国各地有很多个人、企业和部门来争取,具体我们还在考察中。”世界麻将组织秘书长助理姚晓雷解释道。那么,作为喜欢打麻将的成都地区有没有可能呢?“成都肯定有可能,成都有非常强大的群众基础。”姚晓雷继续说道,“这对麻将博物馆、麻将文化的发展非常有帮助。在成都麻将文化由来已久,麻将的新玩法血战到底、血流成河都可以看出四川人麻辣的一面。”

藏品:四川竹骨牌雕刻诸葛亮

在麻将博物馆内藏品多达3万多件,除了收藏来自世界各地形形色色的麻将牌具和用具外,还有很多与麻将文化有关的展品,如麻将书法和美术作品等。“我们也收藏了很多四川藏品,既有麻将牌也有麻将书籍,具体数量已经无法统计。”姚晓雷说。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一套来自四川的竹骨麻将牌,牌的背面为光滑竹子材质,正面为动物骨头材质,制作者用小刀雕刻,加上不同的颜料着成麻将的不同花色。五彩斑斓、极为美观,更难得的是,“麻将牌中的花牌,有的是用诸葛亮、司马懿等人物形象。”这副完整的麻将牌年代已经不可考证,“唯一肯定的是,麻将博物馆的藏品大多在100年前,最短也有几十年。”

在博物馆成立之前,野口恭一郎就亲自到纽约、伦敦、巴黎、上海等地搜购与麻将有关的历史物品,此外还发动世界各地广大的麻将爱好者提供线索。博物馆在看过他们寄来的照片后,再决定是否买下来。

最新进展>>>

已实地考察部分地区

“我们在考察决定落脚地时,也会考虑当地居民对麻将的支持程度,这也算到群众基础当中。”而姚晓雷也感受到了四川网友对麻将的热情,“在网络上看到,很多四川网友都希望麻将博物馆落户成都。”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世界麻将组织和中华麻将公开赛组委会与日本竹书房签订协议,麻将博物馆回归起源地中国逐渐付诸实际。对麻将博物馆的选址已经逐渐进入实质阶段。“此前,我们已经去当地直接面对面、一对一的交流,有些地方已经实地考察过,有些地方将提上日程考察。”

对于博物馆进一步落地的时间,姚晓雷还不能打包票。“这个真的不好说,我们正在落实,只能说尽快吧。”

网友声音>>>

@心之爱岚:扎起,扎起,四川特色嘛。@成都纳雅山庄:成都最适合!@J1989:毫无争议了吧。@CD经常糊涂:哪个敢来争,和你血战到底。

成都麻将与茶文化博览馆已闭馆

200851,成都文殊坊麻将与茶文化博览馆在成都文殊坊白云寺一号开馆。麻将陈列馆收藏有文物藏品700多件,系统介绍麻将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并展示历代文人名流与麻将的轶闻趣事。收藏有存世最古老的麻将纸牌以及为梅兰芳定制的“梅兰芳岳飞牌”。

2013716记者致电文殊坊获悉,成都文殊坊麻将与茶文化博览馆已经闭馆,工作人员回应目前该地是一家火锅店,具体闭馆原因不清楚。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