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博物馆可以更好地惠及民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何用最生动的形式为公众打开历史记忆的大门?如何让现代科技在博物馆的展示中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何让博物馆的交流对话通过现代的手段更好的满足?这些问题对于文物局局长来说无疑是一个不断思考的过程。教授出身的省文物局局长赵荣喜欢用“民生情怀”表达博物馆需要具备的时代精神,而现代技术在博物馆的应用无疑是这种精神可以采取的最好表现形式。

记者:您认为智慧博物馆的最大意义是什么?

赵荣:博物馆一直是人类最宝贵记忆的载体,人们来到这里就是要全面地理解个人与周围世界的联系,了解人的创造能力,从而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这就要求博物馆不断地更新自己与观众的对话交流的形式,不断用最新的科技理念为这种交流提供服务,这也是智慧博物馆最大意义的所在,更是科技和信息化建设在文物领域的体现。文物信息化是新时期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陕西的智慧博物馆是在数字博物馆整体框架内,以文物信息网络化建设为基础,以文物专业数据库建设为核心,以深化文物信息资源应用为目标,以国家文物局关于文物资源数字化、信息采集标准化、信息存储安全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的标准为依据,全面提高我省文物信息化管理水平。它既满足全省、社会和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信息需求,同时也全面提升了博物馆的科技管理水平,进一步促进陕西文物信息化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也充分体现出文物大省的建设风范。

记者:建立智慧博物馆的背景和思路是什么?

赵荣:博物馆是彰显人类历史积淀与深厚文化底蕴的主要场所,承担着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和展现人文与环境发展物证的重要任务。尽管各级博物馆在公共关系与服务领域做了大量工作,获得了社会的积极响应,但整体上看,博物馆行业尚未形成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难以真正实现与社会的有效互动,这与开放、共享的时代潮流不相适应。

目前大多数博物馆在运营服务方面仍然承袭着传统的方式方法,主要是为前来博物馆参观的观众提供文化遗产的信息服务和少量的其他相关信息服务,文化传播尚处在被动服务的阶段。由于信息传播和利用效率不高,效果欠佳,已经远远滞后于博物馆发展的速度,特别是无法满足博物馆管理者对博物馆运营服务的精细化和时效性要求,以及观众(包括潜在观众)对于博物馆文化传播服务的个性化、泛在化和持续性的需求。当前人们正处于快节奏、个性化的时代,网络、各种新兴设备、新媒体正在逐步改变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和方式,人们需要更加有效地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随时随地、随心所欲的信息传播模式。这样的背景下,智慧博物馆的思路就顺势而生。在推动全省智慧博物馆建设之前,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包括科技惠民计划等一系列的课题研究。智慧博物馆的建设,能发挥各类信息网络设施的文化传播作用,提高博物馆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宝库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全面提升博物馆文化信息传播的水平。

记者:智慧博物馆会为博物馆的发展带来怎样的改变?未来陕西智慧博物馆将向哪个方向发展?

赵荣:智慧博物馆是博物馆与受众交流形式的革命性变化,同时它也最大限度的体现着博物馆所应具有的“民生情怀”,我们说文化惠民,在实际操作中就是要寻找更适合时代发展的惠民方式。让更多的百姓用更便捷的方式共享文化成果,这是智慧博物馆的最终目的。智慧博物馆有利于发挥博物馆教育基地的作用,陕西大小博物馆的藏品不可胜数,仅陕西历史博物馆就有几十万藏品,只有通过开放式的信息服务才能突破服务的时空限制,真正地服务公众;智慧博物馆还有利于推动中国的文化发展,让更多的人既可享受在博物馆的文化氛围,也可把“文物资源”带回家,足不出户即可感受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智慧博物馆还有利于探索文博行业新的发展模式,从藏品保护环境的管理,到展览展示管理,乃至藏品的研究利用等等方面都是全新的课题。同时,智能博物馆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博物馆的管理者必须全面提升业务水平,熟悉现代科技才能让智慧博物馆更好运转。

因为涉及面广,同时受地理和当地经济条件限制。陕西博物馆智能化过程将是一个漫长的道路,我们将首先以陕西历史博物馆、秦俑博物馆、汉阳陵博物馆等重点博物馆为龙头全面推进博物馆智能化工作,然后以50个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为目标,尽可能的推进智慧化。未来,我们还将拓展到其它对外开放的博物馆。让更多的百姓真正享受文化遗产给予我们的精神馈赠。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