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办博物馆生存状况调查

近年来,一大批民办博物馆在浙江大地兴起,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这些脱胎于民间的博物馆在生存上却存在着诸多困难。

今年,是高氏照相机博物馆在杭州落地生根的第20个年头。馆长高继生如今拥有1400多件藏品,其中不乏英国罗斯相机、西湖牌照相机样机这样的珍品,在国内古董相机收藏界是响当当的人物。可是,高继生告诉记者,由于场地所限,至今他的藏品只能“分居两地”,我始终藏品分两个部分。为什么?因为地方不够啊。比如这里100个平方,只够鉴定部,家里还有一摊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850年前英国罗斯Ross风琴式湿版相机。
 

从1993年创办至今,他的相机博物馆经历了9次“搬家”,好几次他的藏品都处在无处可去的境地,很多极为珍贵的古董相机只能摆在寒酸的角落,不能很好地得到展示。

而让高继生最放不下心的,还是资金问题。二十年来,他几乎把所有的收入都投入到了购买古董相机和博物馆的日常维护,以至于牺牲了生活质量,我每天吃的是家里面拿来的冷饭,菜。二十年全部是这样。3315节约每一块钱全部用在馆里。

目前,高氏照相机博物馆每年的的开支在十几万左右,高继生靠着儿子每年10万块的补贴和自己以前开照相馆的积蓄勉强得以维持。高继生说,你就算是亿万富翁,一年两年可以坚持,你十年二十年没办法坚持。二十年之后怎么坚持?这是个具体问题。”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道光-浙宁隆茂号镜箱式相机
 

目前,我省登记在册的民办博物馆共有83家,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而场地不足、资金匮乏是困扰他们发展的最大问题。

记者从省文物局了解到,几年前我省就已经将审批民办博物馆的权利下放到了市、县一级政府,民办博物馆如何创办、维持、繁荣,和当地政府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而在我省,各地政府的态度呈现出冷热不均的态势。

浙江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位于杭州吴山脚下的河坊街,馆长朱炳仁是老牌铜雕艺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的博物馆每年开支达到上百万,资金支持主要来自于他所拥有的铜装饰企业。他说,一个适合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氛围比什么都重要,他说最缺的就是政策上的支持和完善。那么多年了,政府从来没有召集过民间博物馆负责人的活动或者会议。可能政府在这方面还没有真正意识到他的价值。

在宁波市鄞州区,记者看到了另一番景象。 2008年,鄞州区在全国率先出台了“鼓励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规定“由个人和民营企业出资筹建、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博物馆,投资额度在每平方米4000元及以上的,鄞州区财政给予500元每平方米的一次性补助;投资额度不足该标准的,给予300元每平方米的一次性补助;最高补助额度不超过400万元。”此外,鄞州区对民办博物馆还有门票、展览等一系列资金补助。

政策的扶持极大地激发了民办办馆的热情。截止到去年,鄞州区已经有11家民办博物馆已经正式建成、开放,有12家正在建设或筹建,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博物馆文化之乡”。

专家指出,来自政府的肯定和扶持固然重要,法律上的保证才是民办博物馆长期发展的保障。2010年1月29日,国家文物局、民政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民间博物馆与公立博物馆同等的法律地位”,但这一《意见》至今仍未有具体的操作方案。

2008年,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也曾发布过《博物馆条例》(征求意见稿),但几年过去了,这部条例依然只是“有望出台”而已。

全国政协委员吕建中认为,应该尽快确立民办博物馆的法律地位:规范民办博物馆的经营和管理,进行像国有博物馆一样的登记造册,可以更好地使得文物得到保护,同时可以从法律上明确,民办博物馆之间可以互换、藏品之间相互流通。在文物监管部门的监管下,文物资源的配置,对民办博物馆的发展起到一种非常好的。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