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红色历史博物馆传承红色情怀

“将人民领袖及见证革命事业艰难曲折历程的物件重新组合起来,我们就可以获得一个全新的红色过去。”乌鲁木齐铁路运输法院立案庭庭长、红色历史博物馆馆长华新辉这样说。

昌吉市二六工镇天山马鹿场院内,红色历史博物馆里,红军用过的蓑衣、长矛大刀、淮海战役的独轮车、红色娘子军军旗、359旅开垦南泥湾时期的犁、各种版本的共产党宣言、红色宣传画……一件件带着历史印记的红色藏品,将那段踌躇满志的峥嵘岁月重新呈现在人们面前。

上世纪70年代出生、在红色文化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华新辉,不知从何时起喜欢上了收集具有纪念意义的红色藏品。“爱好也要有精神。毛主席曾经说过,每一位战士都是革命的战斗员、党的宣传员。作为庭长的我,既是人民的审判员,也是党的宣传员。”在华新辉看来,红色藏品是非凡的革命历史时期的见证,这个见证所承载的那个年代所凝聚的艰苦奋斗、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是极其珍贵的。

收藏红色藏品及发扬革命先辈传承下来的优良作风,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在华新辉的心中汹涌得更加强烈了。当手中的红色藏品越来越多时,他就有了将这些藏品集中起来与大家分享的念头。而2008年,去陕西咸阳挂职期间到革命圣地延安成为了华新辉最终成立红色历史博物馆的契机。

近2000件藏品对于一个博物馆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瑞金、南昌、井冈山、古田等革命圣地的博物馆、纪念馆就常有了华新辉驻足赏看的身影。5次到延安革命根据地,两次拜访延安八一敬老院,奔走了20多座城市,参观延安的革命根据地、拜访老红军,华新辉马不停蹄。

为了买回那尊伫立在红色历史博物馆中近3米高的毛主席像,华新辉卖掉了自己70平方米的房子。为了收藏更多的红色藏品,他搭上了自己和妻子宋翠艳十几年的积蓄。宋翠艳告诉记者,“有的时候我就问他,‘你把家里的钱都拿去兑换收藏品了,我们的孩子学还怎么上这日子还怎么过’他总是笑笑说:‘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回顾到那段历史,将革命年代以大局为重、团结无私的精神发扬下去,咱没窝住也值。’”

华新辉初次拜访邓稼先的爱人许鹿希时,老人多少有点防备之心。华新辉拿出了自己的证件资料,坦诚地讲述了自己的来意并详尽地与许鹿希一起回顾了中国的近代历史,许鹿希最终被华新辉的精神感动,拿出了邓稼先生前珍贵的亲笔手稿、文集、公文包、小棉被等送给了华新辉。

一路奔波,一路收获。华新辉收到了毛主席的警卫战士柏灵与毛主席的合影;曾翻越雪山、两过草地、任妇女独立团军事教员的93岁老人刘天佑也将自己传递奥运火炬时戴的红军帽送给了华新辉……

表达对老一辈革命家的崇敬与热爱,宣传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展现中国革命的辉煌历史,弘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红色历史博物馆在华新辉的努力下成立了。展馆展出的13000余件红色藏品吸引了一批批参观者。建馆至今,仅三个月的时间,红色历史博物馆就接待了参观者近两万人。

曾于1955年至1958年间担任毛主席的贴身警卫的柏灵激动地说:“毛主席的思想影响了我的一生,没想到在这里能看到这么多藏品,我好像又回到了那个年代。我们的光荣传统需要一代代传下去,红色历史博物馆的成立让革命精神、红色宝藏能够惠及更多的人。”

责任编辑:lmk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