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博物馆与社会发展

博物馆并不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发生发展起来的机构组织或社会现象,它是近代史上被西方势力突破国门以后,中国在和西方接触的过程中了解到的一种社会机构。中国土地上最早出现的博物馆是西方人开办的,其中较为著名的是上海博物馆,它是由英国人办的人文类博物馆,另一个是法国传教士开办的自然类的震旦博物馆。清王朝覆灭后,博物馆作为现代社会文化机构的重要性质被国人所重视,许多与文物保护和辅助现代教学相关的博物馆纷纷建立。之后,受到国内时局和战争的影响,博物馆事业发展跌入低谷。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博物馆才渐渐恢复并得到重视。

进入新世纪,社会发展也为博物馆的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全球化背景下,博物馆不仅要更多融入国际文化,还面临着如何表达本民族文化的挑战。同时,高新信息传播技术在拓展博物馆服务空间和服务对象的同时,也改变着博物馆以物件为主要传播载体的传统。在新的信息传播条件下,博物馆怎样保持社会教育的地位,怎样发挥博物馆收藏的社会教育作用,值得思考。

从博物馆的发展历程来看,博物馆始终是创新的机构。在近代公共博物馆发生之初,知识的创造、积聚和传播都是在博物馆中进行的。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统治巩固之后,博物馆的主要任务向知识传播、科学普及转换,知识创新的作用逐渐被大学和科研机构所取代。但实际上,在当代博物馆中,培养观众的创新精神仍是主要目标。当代博物馆不仅是教学的场所,还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批判精神的重要场所。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