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全面爆发75周年馆藏文物展在京开幕

---不能忘却的记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5周年

导语:2012年6月17日上午,“不能忘却的记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5周年馆藏文物展”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幕。本次展出文物数量之多,共精选馆藏文物700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36件(套)。展览展出至7月14日。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淼,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刘超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沈强等领导出席开幕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出席开幕式领导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淼在开展式上讲话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沈强同志致辞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领导们共同为开幕式剪彩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尉露)《不能忘却的记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5周年馆藏文物展》在抗战馆开展。国家文物局、国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市委宣传部、市文物局、首都博物馆等单位领导和大学生代表及媒体记者共200余人参加。

开幕式上,抗战馆馆长沈强同志致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淼做了重要讲话。八路军老战士李振华之女李自英还现场向抗战馆捐赠了抗战七周年纪念章和美军军毯等珍贵文物。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淼在开幕式上强调,抗战馆作为全国和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凝聚民族力量,升华爱国情感的重要场所,希望抗战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以此次展览为契机,充分发挥博物馆纪念馆的收藏和展示功能,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内容、形式,大力传承抗战历史和全民抗战不屈的抗战精神,大力弘扬和践行“北京精神”,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爱国热情,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八路军老战士李振华之女李自英还现场向抗战馆捐赠了抗战七周年纪念章和美军军毯等珍贵文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抗战馆负责人介绍:此次展出的展品是为即将到来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5周年纪念日而陈设的,也是抗战馆成立25年来在全国甚至世界各地征集到的珍品和孤品。展览分为领袖著作、抗战日记等十三个单元,以丰富的历史实物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全民族抗战的主题,以期使观众从文物中感受到那段艰难而辉煌的历史。

展览一是打破了传统意义上以历史线索分类的方法,以物分类,从多个侧面展示了抗战历史,其中分为领袖著作、抗战期刊、教科书、绘画、票据、抗战日记、抗战书信、徽章等。二是展出了我馆多年收藏的二战时期的使用的各式手枪、钢盔、望远镜等,展出手枪达36支,其中有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送给政治部主任朱良才的勃朗宁袖珍手枪、八路军第716团团长宋时轮1937年10月在忻口战役中缴获日军的德制驳壳枪和西班牙制阿斯特拉袖珍手枪、段苏权捐赠的北平军区缴获日军的毛瑟手枪、国民政府军政部定制的左轮手枪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览前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铁血画报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941年美国纽约出版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演唱《起来(义勇军进行曲)》唱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阿斯特拉袖珍手枪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毛泽东、朱德赠送金茂岳大夫延安大生产的毛毯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徽章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来宾参观展览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来宾参观展览

此外,还展出了毛泽东、朱德赠送金茂岳大夫延安大生产的毛毯、毛泽东在延安为青年学生的题词、八路军第120师战斗报记者丁基烈士的日记等珍贵文物。在这批珍贵文物中还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近年来征集的西南联大的笔记、日记、毕业证书,镌刻着川军参谋长傅常1937年出川抗战时给妻儿留言的灯柜,1941年美国纽约出版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演唱《起来(义勇军进行曲)》唱片、滇缅战场使用的美式吉普车等。

文物是历史的最好见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是中国唯一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综合性纪念馆,担负着向世人展示这段历史的神圣使命。建馆二十五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馆藏文物积薄为厚,聚少成多,初成体系。这些抗战文物,弥足珍贵,展现着中华民族赴汤蹈火英勇不屈的抗战历程,诠释着伟大的抗战精神;这些抗战文物,历经沧桑,寄托着几代人的热忱,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这些抗战文物,质朴无华,蕴含着深刻的内涵,警示人们勿忘国耻、珍爱和平。

据沈强介绍,此次展览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藏文物专题展览。展览既是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馆以来文物工作的回顾,又是对《伟大胜利》大型主题展览的有力补充。他表示,多年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文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与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社会各界鼎力相助和在场各位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他希望,社会各界朋友能一如既往地支持抗战馆的发展,支持抗战馆史料收集和研究工作,使更多的人关注抗战馆,参与抗战馆的建设和活动。同时,希望通过本次展览能够扩大抗战馆文物征集工作的辐射面,有更多的抗战文物能够收藏于抗战馆,发挥应有的作用,去记录和展示中华儿女浴血抗战的光辉历程。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