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博物馆 有看点 有难点(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月下旬起,文化中心三座代表本市最高水平的公立博物馆将陆续开馆运营,市民和旅客可以在此“大饱眼福”。而据不完全统计,本市目前有33家民办博物馆,他们与公立馆一起构成了津城的“文化地图”。这些民办馆都有哪些特色?运营状况如何?又如何由私人办馆发展成为真正意义的民办非盈利社会文化机构呢?稿件统筹 邓晶龙 周白石

数字津城民办馆超过33家

记者从市文广局博物馆处获悉,本市目前在文物部门和民政部门注册的民办博物馆共有17家,还有部分民办博物馆在区县相关部门注册,总体数字仍在统计中。另一份由天津社会科学院一项民办博物馆的社科研究项目显示,本市共拥有民办博物馆33家。此外,农工民主党天津市委员会在年初政协会议的提案中,也提到“全市共有33家民办博物馆,无论从数量、品质,还是知名度与影响力,均位于全国前列”。经过比对和补充,暂不考虑官方注册与否的因素,初步推算本市目前的民办博物馆数量应在33家以上。

现状

品质难保障

经费成难题

在市文广局有关负责人看来,目前本市民办博物馆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一些民办馆没有正式到文物主管部门注册、经费缺乏、藏品保管不善、藏品良莠不齐、缺乏专业人员等。但也有不少民办博物馆的创办者认为,现行的“博物馆管理办法”规定了许多注册成立博物馆的要素,其中“具有必要的办馆资金和保障博物馆运行的经费”“具有与办馆宗旨相符合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这两条就足以打消注册博物馆的想法。同时,要求对藏品逐项登记,对于缺人少钱的民办馆尤其是私人博物馆来说“非常困难”。

另外,展览品质是几乎所有民办博物馆都面临的问题。目前许多民办博物馆只是侧重于藏品的收藏,忽略了藏品管理与展示的专业化。专业监管的缺失使藏品真赝品混杂,人才的缺乏使藏品得不到专业保管和技术性修复。

更重要的是运营经费问题,大多数中小型民办博物馆一方面很少能得到政府的财政支持;另一方面,由于民办博物馆的各方面要素都无法与国有博物馆相比,因此也很难获得社会各界的捐赠。同时,民办博物馆运营模式单一、自身也缺乏“造血”能力。

建议

政府多扶持

馆舍最重要

较早开始本市民办博物馆研究的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学者张品认为,由于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特殊性,出台民办博物馆的地方性法规显得尤为重要。应由多个部门协同,根据本市经济社会的整体情况,针对民办博物馆发展的实际,认真研究民办博物馆的准入制度、专业指导和扶持、土地划拨、贷款、馆舍利用、税收优惠等问题,制定符合天津特色的民办博物馆发展的地方性法规。

鉴于许多博物馆面临的馆舍简陋或租金较高的难题,张品认为,馆舍建设对于民办博物馆来讲至关重要,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解决。一种是由政府“搭台”,企业与民间收藏家沟通或与收藏组织联系,选择感兴趣的收藏门类,进行建馆布展。政府根据国家政策对建馆用地、税收予以优惠,鼓励企业投资建设民办博物馆。二是政府将风貌建筑或闲置房产以赠予或优惠租金的方式,为民办博物馆提供馆舍。

特点视角更独特 布展很灵活

市文广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天津民办博物馆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民办博物馆创办者大都怀有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意愿,并为兴建民办博物馆投入巨资。目前注册的民办博物馆都有藏品、有展览并具备长期对外开放的条件,基本上符合博物馆的定义。

张品表示,天津民办博物馆在收藏内容上以社会历史和民俗文化类为主,在形式上突破博物馆一贯的公有面目和“博大精深”印象,以较小的视角、强烈的个性、灵活的布展方式吸引着爱好者。从经营主体上划分,大致可分为家庭博物馆、行业主题博物馆、会所式博物馆三种。

新区政策扶持 四馆正在申请

去年年底,滨海新区出台了《滨海新区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提出到2015年,力争建成100家民办博物馆。许多业内人士都表示,这个目标可谓任重道远。

该《意见》提出,将从6方面支持民办博物馆建设、运营和发展。其中不乏“对个人和民营企业出资新建民办博物馆,建成后由发改、财政、文化等部门审核,按陈列展览面积一次性给予600元/平方米的补助,最高补助额度不超过100万元。”“对全年免费开放300天以上、年举办临时展览活动6次以上的民办博物馆,将按陈列展览面积、电费、暖气费、员工工资等经费,每年一次性给予3-6万元的补助”这样的扶持政策。

记者从滨海新区有关部门获悉,截至目前,滨海新区共有博物馆18家,其中民办博物馆6家。目前有4家民办博物馆正在申请《意见》中相关的扶持政策,相关审核工作正在进行中。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