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免费开放带来新变化

免费开放后博物馆游人如织

紧随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免费开放,去年以来,我省各地博物馆纷纷敞开胸怀免费接纳游客。

这批涵盖面广、门类齐全的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运作如何?面临着哪些新问题?笔者展开了调查采访。

人气急升带来管理考验

今年“十一”期间,到新干县大洋洲青铜博物馆的游客比平时多了数倍,络绎不绝的参观者让博物馆工作人员着实忙了一把。

该博物馆的讲解员邹小娟是一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谈起自己原来作为游客参观博物馆时的情景,她说:“在我的印象中,博物馆多是文化人去的地方,普通群众是很少光顾的。”而事实上,博物馆免费开放后,许多当地群众利用农闲和节假日来到博物馆一睹青铜文明的芳容。

“实行免费开放后,这里最大的变化就是人气的上升,去年以来参观人数超过10万人次,比免费开放前参观人数多了8万多,大量增加的参观人数的确给博物馆管理带来了极大考验。”新干博物馆副馆长朱福生的一番话,道出了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出现的一个共同话题。

免费开放导致参观人数大幅度增加,给各地博物馆传统的管理模式带来巨大冲击,也给文物保护、参观秩序、安全保卫、环境保洁工作等带来较大的压力。另外,运营成本大大提高带来的经费补贴不足,博物馆专业队伍不稳定,人才流失严重等诸多难题一一显现,如何解决这系列矛盾已迫在眉睫。

配套措施缓解诸多压力

如何有效调控博物馆人流量成为各地当务之急。在免费开放前,我省有些县级博物馆就对免费开放后参观人群结构进行了抽样调查。一些县级博物馆向参观者发放免费参观券和参观须知,利用当地广播电视等媒体广而告之,有的地方博物馆还对大型团体参观提前预约,或者采取“免费不免票”的办法,要求游客凭证领取免费参观券,这些措施不同程度地缓解了人流高峰所带来的压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参观质量。

免费开放并不意味着管理和维护上可以放任自流,相反,一些地方博物馆积极推行“免票不免责”的办法,在服务上不打折。新干大洋洲商代青铜博物馆分别制订了馆长、副馆长和讲解员岗位责任新制度,对违反岗位责任制度的工作人员给予批评教育,直至扣发岗位津贴。

各地还不断加大博物馆专业队伍建设力度。新干县就加大投入,将该县博物馆和大洋洲商代青铜博物馆确定为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并面向全省文化事业单位公开选聘馆长、讲解员等。

与此同时,全省各地博物馆还积极探索新的运作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扩大社会教育辐射面。各地博物馆除了开展由学校、单位组织的学生、少先队员、团员或党员、民兵、新兵的传统参观纪念活动外,一些地方博物馆还适时联系一些比较固定的共建单位,借助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共建活动,将旅游产业发展融入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中。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